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史话共同体
人类敦煌 心向往之——关于历史文化名城敦煌的对话
发布日期:2023-08-29

敦煌1.jpg

游客在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游览  张晓亮/摄

      在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接壤处的戈壁大漠中,有一片绿洲,她就是驰名中外的“丝路明珠”——敦煌。

      “敦,大也;煌,盛也”,敦煌乃盛大辉煌之意。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史记》:“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春秋时期称敦煌为瓜州,以出产美瓜而得名。西汉武帝时期,张骞的“凿空”之行打通了影响深远的丝绸之路;“列四郡,据两关”则在保障丝绸之路通畅的同时,促进了河西地区的发展以及中原和西域的交往交流交融。作为“河西四郡”之一的敦煌,也因此见证了历史的风云际会。

      正如国学大师季羡林所言:“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 

      敦煌是古代各民族各地区以及东西方文化汇聚、融合的窗口,其本身就是文明交流的产物,有“华戎所交一都会”之称。作为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内容最丰富、保存最完整的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早已成为人类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对研究我国古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意义重大,更是丝绸之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东西方文化互鉴融通的生动见证。同时,作为敦煌学主体的敦煌文献则丰富多彩、包罗万象,既有诸多关于敦煌、河西地区以及全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发展演变的世俗档案、典制经典,也有大量反映中亚、西亚和欧洲等地情况的史料记载。从莫高窟的开凿到敦煌文献的问世,充分表明敦煌文化是在中原文化、河西文化等的基础上,吸收借鉴包括其他地区文化乃至域外文化在内的多种文化而形成的一种新文化,当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其根和魂。

范吉孝摄--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jpg

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  范吉孝/摄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敦煌这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既有岁月沧桑的容颜,也从不缺乏激情迸发的活力。进入新时代,敦煌坚守开放包容、向善守正、崇高唯美的精神,深入实施生态立市、工业强市、文化兴市、商旅活市战略,大力提升城市品质品位和品牌形象,全力以赴打造好丝绸之路(敦煌) 国际文化博览会这个多元文化交流、多样文明互鉴的国家平台,不断创造着新的辉煌。

      人类敦煌,心向往之。那么,古代敦煌对于建设河西走廊、经略西域具有怎样的意义?灿烂的敦煌文化该如何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助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近日,记者就此专访敦煌市有关领导和专家。


      记者:从“河西四郡”之一的敦煌郡到玉门关、阳关“两关”,敦煌对于我国古代开发建设河西走廊、经略西域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具有怎样的重要地位?

      纪永元:汉武帝相继在河西地区设立酒泉郡、武威郡、张掖郡、敦煌郡,统称“河西四郡”,由此,汉朝中央政府实现了对河西走廊的行政管辖和直接治理。开疆拓土、建郡立县、迁民实边、筑塞建关,通过实施这一系列经略政策,再加上当地各族民众与中原移民的共同努力,河西地区的经济得到发展、人口逐步增长、文化更加兴盛,也奠定了敦煌的重要地位。

      与此同时,汉王朝修筑了从令居(今甘肃永登)至盐泽(今新疆罗布泊)的长达1600余公里的长城,并择险要地形修筑列城、亭障,以烽燧相连,构筑起强大的防御工程体系,有力地保障了边疆的安定和丝绸之路的畅通。而雄据丝路要冲的敦煌,东连中原、西通西域,北邻匈奴、南接羌戎,在稳固河西、开发西域的进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敦煌郡的设置,使敦煌完成从军事建置向行政区划的转变,日益成为沟通中原、河西和西域的不可或缺的角色。为促进不断发展的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服务好来自西域及中亚、西亚的商旅等,除了提供食宿等服务之外,敦煌郡设置了专门的翻译机构,开展羌译、胡译、羌胡译等。为加强对当地少数民族的管理,敦煌郡还设立“护羌使者”等机构,负责处理相关事务,对归义少数民族进行安置和安抚。同时,协助西域都护府参与西域的管辖和治理,也是西汉中央政府赋予敦煌郡的特殊职能,使其一度成为朝廷经营西域的大本营。

      “两关”及长城护佑着丝绸之路的安全和畅通。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敦煌的功能也逐步向商旅枢纽转变,对促进古代中原文化与西域文化的交流交融以及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发挥了巨大作用,具有特殊地位。

      2000多年来,敦煌始终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融汇的地方。丝绸之路经由敦煌将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明连接了起来,各民族文化在这里互融共生、交汇贯通。犹如丝路上的璀璨明珠,敦煌无愧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的宝库。

世界文化遗产敦煌玉门关遗址.jpg

世界文化遗产敦煌玉门关遗址


      记者:从文物考古的角度来看,作为世界遗产“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的重要节点,敦煌悬泉置遗址对于维系丝绸之路的畅通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石明秀:悬泉置遗址是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2世纪,汉王朝设立在丝绸之路河西走廊地区的重要驿置机关之一,位于祁连山支脉三危山北麓戈壁边缘,地处天山廊道要害地段,在敦煌与瓜州交界60公里处。其东有鱼离置,西有遮要置,南通悬泉谷悬泉水,北与疏勒河流域汉长城烽燧遥遥相望,是丝绸之路经此地段的中心和枢纽。

      自西汉王朝列四郡、据两关、修长城、设驿置,丝绸之路兴起,如东汉人应劭《风俗通》所说:“ 汉家因秦,大率十里一亭,亭,留也。盖行旅宿食之馆也。……汉改邮为置,置者,度其远近置之也。”至东汉中后期河西走廊已形成“立屯田于膏腴之野,列邮置于要害之路。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之势。如此的背景之下,悬泉置凸显出了其重要性。

      上世纪90年代初,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悬泉置遗址进行了全面发掘。遗址西南角之上叠压有魏晋时期的烽燧遗址,坞外保存有丰富的文化遗存堆积和遗迹。遗址下层为汉代的完整建筑群落,由坞堡、马厩、坞外各附属建筑等组成。令人惊喜的是,悬泉置保留了大量珍贵历史遗存,尤其是众多过客衣、食、住、行的原始凭证。

      悬泉置遗址出土文物非常丰富,总计7万余件,可分为四大类:简牍和纸文书类、文具类、生产与生活用具类。遗址出土简牍35000余枚(其中有文字者23000余枚),帛书10件,纸文书10件,墙壁题记203块。文具类主要有笔、砚和纸,共出土毛笔4支、麻纸460余件。生产生活用具有以铁器为主的生产工具、铜器、车马器和竹木漆器、丝绸制品、毛麻织品等6000余件。其他主要有大麦、苜蓿、桃核、杏核等农作物和马、牛、骆驼等家畜骨骼。此外还出土灰陶片3万余片,主要器物为罐、盆、甑等。

      这些出土文物和简牍文书,数量巨大,内容丰富,保存完好,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等价值,为了解2000年前的交通邮驿制度提供了宝贵史料,也为复原和再现丝绸之路的繁荣景象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证据。

      作为汉王朝统一设立在丝绸之路上的国家驿置机构,悬泉置遗址曾担负过传递信息、接待官员、迎送使者的任务。无论是国王、王使、贵人,还是其他商客等,驿置都根据其身份确定相应食宿接待标准。包括悬泉置在内的诸多驿置对于维系丝绸之路畅通、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及东西方往来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国汉代乃至世界古代邮政事业的典型代表,是丝路文明的历史见证。

      作为中国历史上有文献记载,并且为考古发掘第一次所证实的驿置遗址,悬泉置遗址被列入1991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2001年被列入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4年入选“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世界遗产名录。

敦煌2.jpg

世界文化遗产敦煌悬泉置遗址碑  吴荣国/摄


      记者: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作为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的永久会址,敦煌如何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传承弘扬丝路精神,接续办好这个以文化交流合作为主题的国际盛会?

      石琳: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调研时指出,要推动敦煌文化研究服务共建“一带一路”,要积极传播中华文化,加强同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增进民心相通。我们牢记嘱托、团结奋进,至今已成功举办五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作为永久会址,敦煌将持续利用好这一国际性的会展平台,大力弘扬丝路精神,充分展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更好传承敦煌历史文化。对于拥有2000多年历史文化的敦煌来说,要进一步深入挖掘敦煌文化的人文内涵和时代精神,举全市之力服务保障敦煌研究院的工作,支持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二期)、莫高窟电网改造、敦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创新基地等项目建设。当前,我们正在大力建设开放式的敦煌文化研学平台,成立了敦煌国际艺术研修中心,加强与敦煌研究院、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职业院校在研修研学、职业培训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努力把敦煌文化传承好、发扬好,不断丰富敦煌文博会的文化元素。

      大力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敦煌全市有266处各类文物点、3处世界文化遗产、4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做好历史文化遗产遗址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正在着重做好文物保护规划编制工作,加快玉门关遗址、悬泉置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全面启动大阳关旅游规划编制。推动重点文物保护开发项目,积极推进悬泉置遗址、玉门关遗址、沙州郡城、国家长城文化公园、白马塔等项目,争创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进一步厚植敦煌文博会的文化内涵。

      不断加快敦煌文化对外传播。进一步探索敦煌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文艺精品实现敦煌文化的实践与传播,将敦煌故事更好地讲给世界听。我们正在着力规划建设敦煌文化国际传播中心,打造敦煌文化国际传播融媒体矩阵,搭建“一带一路”国际媒体传播平台和智慧敦煌融媒体平台,建好敦煌国际传媒实训基地,持续开展“敦煌文化环球连线”活动并打造品牌,提高敦煌文化国际话语权。我们举办文化自信展,开启敦煌文化研学季,引进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敦煌大剧院驻场演出,培育《又见敦煌》《敦煌盛典》《丝路花雨》《乐动敦煌》等演艺精品,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深入宣传丝路精神,不断扩大敦煌文化的传播力,提高敦煌文博会的影响力。

      全面助推会展产业发展。增强主人翁意识,全力以赴办好文博会并以此带动敦煌会展产业发展。今年,我们计划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筹办“横跨欧亚大陆的彩虹——马家窑文化和东西方早期文化交流展”;与敦煌研究院联合筹办“融贯东西的典范——敦煌文化主题展”;与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国际交流合作中心合办2023年甘肃省“6·17”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宣传活动暨首届荒漠化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敦煌论坛;与新华社瞭望周刊社合办“一带一路”企业家(敦煌)高峰论坛;与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合办敦煌城市品牌“人类敦煌 心向往之”暨敦煌文化国际传播中心全球发布启幕仪式等。总之,我们将以文博会为契机,进一步扩大敦煌文化的品牌效应。


      记者:人类敦煌,心向往之。作为举世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敦煌在打造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的进程中,如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实施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朱建军:敦煌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世界级的影响力、全民族的亲和力、跨时空的创新力。近年来,敦煌市充分发挥“文化高地”和旅游城市的平台优势,通过敦煌文化塑造旅游品牌,用心用力用情推进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始终把敦煌历史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实的挖掘整理和传承弘扬作为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以文化赋能提升敦煌旅游的吸引力。敦煌研究院将敦煌学研究成果、数字敦煌高精度壁画图像和洞窟三维模型制作的虚拟数字内容与莫高窟实景相融合,推出“飞天”专题游览线路,为游客提供全新的历史文化体验;敦煌市博物馆充分发挥文物文化阵地优势,讲好古丝绸之路上各民族融合发展的故事,着力打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基地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杜雨林摄--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jpg

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  杜雨林/摄

      提升旅游体验品质。加快大敦煌文化旅游经济圈建设,着力开发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旅游产品和精品线路,不断提升文化旅游内涵。成功创建玉门关3A级旅游景区,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成功晋级全国科普教育基地;打造东线莫高窟、鸣沙山月牙泉、敦煌市博物馆和西线敦煌古城、西千佛洞、阳关、玉门关、河仓城、汉长城、雅丹魔鬼城等两条旅游线路;设计重走古丝绸之路精品徒步线路,将古老的历史文化遗迹直观展现在广大游客面前……。以此切实推动各族群众通过旅游更加坚定“五个认同”。

      丰富文化旅游业态。充分整合历史文化、自然景观、民俗风情等优势资源,探索文化旅游新业态,打造以壁画临摹、彩塑创作等内容的研学旅游产品;依托文化馆、村史记忆馆、非遗传承保护基地等平台,用活敦煌文化资源优势,讲好敦煌历史文化故事;培育玄奘之路国际商学院戈壁挑战赛、敦煌双遗国际马拉松赛等文化体育赛事,丰富文化体验游业态,推动各族群众通过旅游多维度加深了解、增进感情。

      巩固景区创建成果。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景区”实践内涵,将其与景区、景点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在风景名胜区植入民族团结进步主题的元素,举办时装周、沙漠秀以及具有地域特色的节会赛事活动,让游客领略大漠风光、体验敦煌文化、感受民族风情,营造敦煌民族团结进步的浓厚氛围,凝聚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圆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游客在甘肃省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_游览。张晓亮摄影2_(1).jpg

游客在敦煌市鸣沙山月牙泉景区游览  张晓亮/摄


      记者:步步皆厚重,举目越古今。感谢各位领导和专家引领我们走近博大精深的敦煌,感受她的无穷魅力。期待大美敦煌在新时代更加精彩的绽放。祝福敦煌!


受访者:石琳(甘肃省酒泉市委常委、敦煌市委书记 ) 朱建军 (甘肃省敦煌市委副书记、市长)

纪永元(甘肃省敦煌市阳关博物馆馆长) 石明秀(甘肃省敦煌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

采访者:本刊记者 王孺杰 张昀竹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5期

责编:牛志男 贾天粒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