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史话共同体
和谐共生的千年高坡田——探访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贵州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
发布日期:2023-08-29

      2022年12月,在加拿大举行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第二阶段会议上,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东南州)从江县的领导自信登场,向参会嘉宾分享“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的典型案例,向世界展示千百年来当地各族群众的农耕智慧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经验,再次赢得广泛关注。

      早在12年前,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就以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独特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其中蕴含的古朴悠久的传统民族文化,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顾名思义,就是在“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从江,稻鱼鸭共生、鱼米鸭同收,既能有效缓解人地矛盾,为百姓提供重要的生存所需,又能防止环境污染,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勤劳智慧的当地各族群众“种一季稻、放一批鱼、养一群鸭”,在农事活动中以短养长、长短结合,养用结合、整体优化,为养育特色生物资源、弘扬传统农耕文化,探索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赢提供了范例。

      而更为重要的是,放眼整个黔东南,“春耕波光盈盈,稻田鱼鸭薅秧,金秋鱼肥稻香”,拥有1400多年历史的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其实是当地汉、侗、苗等各民族在长期广泛的交往交流交融中,共同孕育、发展、传承下来的宝贵遗产。其所表现出的特定地域与产业选择、传统业态与民族文化的高度和谐,正是稻、鱼、鸭共生系统得以长久保持、风行千年而不衰的密码所在。

2022年10月19日,拍摄的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乡占里侗寨一景。(吴德军摄)_DSC8772.JPG

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乡占里侗寨的秋收时节


“饭稻羹鱼”的传统

      《史记·货殖列传》载:“楚越之地,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位于楚越之地的黔东南从唐至元皆为“禾(糯)区”,汉、苗、侗等民族以多种糯、禾为生,延续至今,稻鱼鸭复合系统的形成恰恰源自当地各族群众“饭稻羹鱼”传统。

      在正常的稻作环境里,人们靠水稻的丰收提供日常食物热量,上山采果、下河弄鱼捞虾、田间摸螺拾贝、野地狩猎……都足以果腹生存。但随着人口增多、人地矛盾突出,粮食和饲料难以兼顾,山野资源有限,如何提高单位耕地面积的产出,成了稻作农人不得不面对的严峻问题。于是,我国南方地区稻、鱼、鸭共生的生产模式应运而生。

2015年6月22日,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乡岜扒村村民将小鸭子放在稻田里。(吴德军摄).jpg

从江县高增乡岜扒村的稻田鸭

2021年9月16日,在贵州省从江县往洞镇增冲村,村民在稻田里展示丰收的鲤鱼。(吴德军摄)10448803.jpg

从江县往洞镇增冲村村民展示稻田鱼

      黔东南稻作梯田分布广、类型多,全州16个县(市)都有连片的古梯田群,最大的连片梯田达2万亩以上,其中尤以从江的加榜梯田扬名于世。各地梯田与村落、森林、溪沟的空间布局和相互关系大体相似,实施的耕作制度亦一脉相承——

      一般始自山脚,在宜开垦的坡地上拾级而上;山腰或山肩以上以及陡坡、深谷等处为水源涵养林;村落村舍或散落于连片梯田之中或在梯田之上;用于夏季囤圈役牛和沤积圈肥的牛圈多远离村居,星星点点分散于田间;田块之间有沟渠、道路系统联通。如此,便形成了人们常见的山区农林生态系统:山林、溪沟、村舍、牛圈、梯田、沟渠等实体架构与水稻耕作、稻田养鱼养鸭等耕作制度密不可分、相互倚赖。同时,也建构出了与山地生态环境高度兼容的鱼塘、稻田、沟渠、河溪等人工复合水域环境。

      “梯田造在山间,山林涵养水源,山涧流灌梯田;田坎边坡割草,牛圈上坡沤肥,就近施肥培土……”《黔东南州志》中如此总结凝练了梯田稻作系统的特点。

      在这个共生系统中,对稻、鱼、鸭的安排也有重叠和交叉:春耕时节,农夫撒施农家肥并浅水翻犁稻田。此时正值新孵化出来的雏鸭开始跟着母鸭觅食。母鸭顺着犁道吞咽着犁铧撬翻出来的鳅鳝螺贝,雏鸭紧跟在其后,将翻犁出来的蚯蚓和虫豸大快朵颐。田耙平蓄水之后准备栽秧,往田里放养去年秋天留下来的小鲤鱼,即“老口鱼”,或专门培育的鱼苗。新栽下去的稻秧还未定根时,鸭家族的老老小小暂时谢绝到田里“打卡”,须到小河边或池塘中暂住一段时间,待田里稻苗开始分蘖、封行,杂草杂虫、虾蟹螺贝也生机盎然之际,方将食量惊人的鸭仔放归稻田。鸭子水里觅食、捕捉飞虫,还荤素搭配取食浮萍、水草;逐渐长大的田鱼喜食农家肥滋生的腐殖质、浮游生物、浮萍和飘落到水面上的稻花。鸭、鱼排放粪便到田里,完成优质肥料的就地转化,对水稻高产稳产发挥了潜在作用。另外,鸭、鱼活动抑制杂草、杂鱼和害虫,搅浑田水时在某种程度上代替了人工薅秧除草、人工施肥的工作。

2017年9月12日,在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乡占里村,侗族群众赶着鸭子回家。 (吴德军摄).jpg

从江县高增乡占里村的稻田鸭

2018年8月25日,在贵州省从江县丙妹镇銮里村,侗族小孩在稻田里抓鲤鱼。(吴德军摄)_DSC7633.JPG

从江县丙妹镇銮里村的孩童在稻田里抓稻田鱼

      待到稻穗即将成谷,鸭子也可以售卖了,日渐肥美的鱼儿则留守稻田。秋收时,农夫们一边刈稻打谷一边举囥捉鱼,而后将捕到的稻田鱼煮成黔地最地道的酸汤鱼,犒劳前来帮忙的左邻右舍。或为增添野餐情趣,由主家预备佐料,大伙现场捉鱼、生火,一顿野外“鱼宴”就成了。此后,留在田里的鱼随着稻田“泡冬”继续蓄养,需要待客或节礼时再随时取用。有的农户为计划保鱼或为来年留下“老口鱼”鱼种,往往在田中挖一个小鱼凼,鱼凼上以树枝搭建“鱼窝”,好让鱼儿在此安稳渡过秋旱、寒冬。

      从经济层面上看,种一季水稻,如同养一头牛一头猪一般,相当于“定期存款”;养一“发”(贵州本地方言,意为“批”)鸭或一“窝”鱼,如同家庭自养畜禽,相当于“活期存款”“零存零取”。这样的生产系统是我国古老传统的农耕时代的产物,是一条传统民族文化保护驱动农作物资源多样性的新型农家生存发展路径,真正做到了生产生活与环境协同发展,有效留存了遗传资源丰富多样的糯稻、鲤鱼、水鸭等地方品种。此为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的重要贡献之一。


流行千年的密码

      每天的晨钟暮鼓之时,阳光照耀下的加榜百里梯田犹如一条条美丽的七彩玉带,于云雾中若隐若现、如梦似幻。其实不仅在从江,由于区域内农业环境相近、农耕习惯相同,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所标识的稻作农业生态系统,在黔东南州颇具普遍性。

2023年4月26日,贵州省从江县加榜梯田云雾缭绕。(吴德军摄)12022106.jpg

从江县加榜梯田

      黔东南州世居汉、苗、侗、水、布依、土家、壮、瑶、畲、仫佬等民族,各民族均为历史悠久的稻作民族,在山高谷深、林茂箐幽的大地上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坡上开田、精心稻作,共同耕耘、共同生活。由此,我国传统的稻作文化留下了地域性、民族性的深深烙印,为世界农业文化遗产宝库增添了一份“黔东南特色”。

2020年8月30日,贵州省从江县加鸠镇加水村拍摄的金色梯田美景(无人机照片)。(吴德军摄)9469841.jpg

从江县加鸠镇加水村的梯田

      从江以北的黎平、榕江、剑河、锦屏、天柱、三穗、台江、雷山、丹寨等15个县市也长期沿袭稻、鱼、鸭种养模式,其中三穗县的“三穗麻鸭”、天柱县的“天柱骡鸭”、锦屏县的“婆洞鱼苗”还创建了稻鱼鸭复合系统的农业品牌。在发展优质、高效、有机农业的今天,传统的稻鱼鸭共生模式甚至已经被提升为“稻鱼鸭工程”,被当地政府大力扶持。

      勤劳智慧的黔东南人民始终坚守着与大自然“万物共生”的传统,响应季节的变化,熟悉土地的秉性,主动顺应、融入大自然生态系统,最终促成了生态养殖、种植和绿色循环、发展的完整生物链。作为典型的人工生态系统,从江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既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等多种生态功能,也见证了当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

      千百年来,黔东南各族群众在农业生产时守望相助,在传统节庆时其乐融融,特别是流传至今的民族文化呈现出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生动局面。

      黔东南各族群众的衣食住行都与稻鱼鸭这种传统的农耕模式紧密相联,当地流传下来的民风民俗,如端午龙舟节抢鸭、鼓楼抢鸡、尝新节、十月苗年节、十一月侗年节、鱼冻节等都有许多与农事活动相关的内容;新生儿满月时要“送月米”;台江县九摆苗寨的鼓藏节期间“姑妈回娘家”时,必备公鸭、单数的鱼、米酒、糯饭作为礼物,等等。

      种稻是黔东南地区各民族繁衍生息的重要组成部分,糯米是人们须臾不离的传统食品,节日必用,祭祀必需,或粑或饭,或制糕或酿酒,运用极广。至于鱼,当地人祭祖要有鱼,接亲嫁女要有鱼,红白喜事要有鱼,稻田养鱼成了先祖曾经闯荡江河湖海经历的永恒纪念。还有,被赋予“多子多福”“儿孙满堂”“阔步天下”等美好寓意的鸭蛋,每年农历“二月二”彩色鸭蛋就挂满了孩童的身上;绿头公鸭则作为仅次于牛的崇高礼物和祭品,一直是当地举行重大礼仪活动的必备之物。

      可以说,正是由于千百年来黔东南各民族生动而深刻的生产生活互动、广泛而深入的交往交流交融,才让稻鱼鸭复合系统更为绚烂多彩、更显弥足珍贵。


乡村振兴正当时

      每年金秋十月,黔东南地区如约迎来“摘禾”和“晒禾”的季节,此时的山寨田野一片金黄,随处可见挂满禾稻的大晾架,喜获丰收的美好景象尤为壮观。如今,乡村振兴号角吹响,黔东南的山山水水更是一派生机盎然。

2022年10月19日,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乡占里侗寨村民在禾晾架上晾晒香禾糯稻谷。(吴德军摄)_DSC8559.JPG

从江县高增乡占里村村民在晾晒香禾糯稻谷

      自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以来,从江县多措并举大力推动稻鱼鸭产业的保护与开发,积极弘扬传统农业文化,助推全县产业振兴、高质量绿色发展。

      目前,从江县共有稻田17万多亩,传统水稻品种多达45种。其中从江香禾糯是历经千百年栽培选育、传承至今的一种地方特色稻系,有着“一家蒸饭,满寨飘香”之美誉,已经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从江把“稻鱼鸭”列入全县“1+3+N”产业发展规划,全县200亩以上坝区和217个村建立起了“稻鱼鸭”示范点,总面积达3.8万亩。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方式的提升,实现了对“稻鱼鸭”复合生态系统的传承保护与产业化开发。2022年全县“稻鱼鸭”推广面积达到11.56万亩,还开办了“稻鱼鸭”主题餐厅等实体店,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品牌效应正在不断显现。

      农业产业的兴旺“带火”了从江当地的乡村旅游业,许多青年人纷纷返乡创业。有人组建了自己的直播团队,通过互联网向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网友直播自家种植香禾糯、养殖稻花鱼鸭的过程,展示黔东南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而随着物流运输的日益便捷,越来越多人品尝到了从江的农特产品,稻香、鱼鲜、鸭肥,令人赞不绝口。

      当前,从江正在大力推进农业观光、民族文化、全域旅游融合发展,先后引进和成立多家龙头企业,培育多个新型农民经营主体,积极开发“稻鱼鸭”相关有机农业和高端农产品,最大限度挖掘其商品价值、旅游价值,让乡亲们日子越过越红火,让加工销售的企业规模越来越壮大,让青山绿水的村庄越来越美丽。

2015年3月31日拍摄的小黄千人侗族大歌。(吴德军摄).jpg

贵州省从江县高增乡小黄村的侗族大歌

      此外,从江县已经将19个乡镇列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范围,并划定9个乡镇25个行政村共3万亩为核心保护区域,设置多个动态信息监测点进行定期评估和监测。同时,充分挖掘当地水土湿地资源、生物多样性资源优势,积极申报中国湿地公园,推动实现区域整体性保护,让侗乡稻鱼鸭复合系统更可持续地得到发展。

      “种千年高坡田,圆万年稻作梦。”稻鱼鸭复合系统如此健康、蓬勃的传承发展,正是黔东南各族干部群众携手同心,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最好时代注脚,也必将在擦亮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块金字招牌的道路上行稳致远。


文:吴寿昌

作者为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苗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龙慧蕊

作者为本刊记者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6期

图:吴德军

责编:张昀竹  贾天粒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