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共有家园
“太阳神鸟”熠天府 万千气象锦官城——关于历史文化名城成都的对话
发布日期:2023-12-18

新调图20230329741379ta.jpg

成都大运会主场馆(无人机照片)   中新社 张浪/摄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召开之际,习近平主席向世界发出邀请:“成都是中国最具活力和幸福感的城市之一。拥有2300多年建城史的成都因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而始终保持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欢迎大家到成都街头走走看看,体验并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

       “成都,成就梦想。”正如这句大运会的口号,中国成都这座千古之城、“大运之城”,向世界发出了历史宣言和时代邀约。

      成都,兼具古老与现代的传奇之城。城址千年不变,城名千年未改。

      3000年前,勤劳智慧的中华先民就在成都平原上创造出以三星堆、金沙为代表的古蜀文明,成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中的璀璨星座。本届大运会开幕式上,灵感源于成都金沙遗址出土的“太阳神鸟”图案“飞”进现场,化为世界各地青年一同点燃的圣火之盘。“太阳神鸟”表达了中华先民向往太阳、崇尚光明的精神追求。同时,作为天府文化的经典代表符号,它也散发着浓浓的“巴蜀韵”“中国风”。

1693982141253887.png

8月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闭幕式主火炬熄灭仪式   中新社 韩海丹/摄

      “益,古大都会也。有江山之雄,有文物之盛。”

      成都犹如西南丝绸之路上的明珠,自古就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枢纽。建城2300多年来,成都既拥有过秦汉“列备五都”、唐宋“扬一益二”的繁华盛景,也经受住了战乱与自然的考验,自强不息、乐观豁达、开放包容的人文精神,已然浓缩为成都人乃至中国人的一种生活哲学。

      新时代新征程,“巴适”成都更是燃起了“雄起”气势。

      近日,记者对话成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成都市政协委员王国平和成都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宗局局长曾刚强,和他们一起到成都街头走走看看,零距离感受这个“古大都会”“大运之城”开放包容的文化气质和人文精神。


      记者:3200年历史的金沙遗址见证了古蜀文明的璀璨与辉煌,透过金沙博物馆“太阳神鸟”金饰便可看到古蜀先民对光明与生命的热爱。那么,历史上的成都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方面呈现出了一幅怎样的画卷?

      王国平:“太阳神鸟”是中国文化遗产的标志,是古蜀文明和天府文化的象征,也是成都的城市形象标识,而且美轮美奂的“太阳神鸟”彰显了蜀人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成都之名,有史可查最早可追溯到东周,四川青川县出土的战国晚期吕不韦戈铭文中已有“成都”一名出现。

      从神秘古蜀到天府之国,从偏居西南到名扬天下,成都是一座世界历史上罕见的千年城址不变、城名未改的城市。早在距今约4500年至3700年,成都平原就已出现宝墩遗址、芒城遗址、古城遗址、鱼凫村遗址、紫竹遗址等古蜀先民聚落中心。至迟于殷商晚期至西周初期,成都一带已经成为古蜀王国的中心都邑所在。公元前316年,秦灭蜀国,设置蜀郡。5年后,仿秦制重建城垣,为有文献记载的成都城市规划与建设之始,迄今已2300多年。

      自公元前256年始,因为李冰在成都西北创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原本旱涝无常的川西平原从此成为“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成都为其中心,更是富足、安逸生活的代表。蜀汉、成汉、前蜀、后蜀等地方政权先后在此建都,又一直是历朝历代的州、郡、县治所。汉代,作为全国五大都会之一的成都,是西南地区最大的商品经济活动中心、“南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唐代,成都属于全国最发达工商业城市之一,有“扬一益二”之称;北宋时,成都经济高度发达,并因经济繁荣而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了解成都的人都知道,成都还有两个非常好听的别称:一为“锦官城”或“锦城”,得名于东汉设立的专门管理蜀锦的机构——“锦官”;另一为“芙蓉城”或“蓉城”,缘起后蜀主孟昶为讨喜爱芙蓉花的皇妃花蕊夫人欢心,便命百姓在城墙上遍植芙蓉树,花开锦绣,十里如云,芙蓉城的名字便由此传开。至今,芙蓉花仍然是成都的市花。

      蜀地“秦时常頞通五尺道”。早在张骞尚未凿空西域前,西南地区的先民就已打通了一条从成都出发前往东南地区的通道,还修建了经僰道(宜宾)、南广(盐津)、朱提(昭通)、夜郎西北(威宁一带)、味县(曲靖),至滇池(昆明),继续向西至叶榆(大理)一带的“宽为五尺的通道”,随后又开通了“西夷道”“永昌道”“牂牁道”“步头道”“进桑道”,特别是“蜀身毒道”(从今四川起始,经云南入缅甸、泰国到达印度,再从印度抵达中亚,直至地中海沿岸)影响最为深远。它们合称南方丝绸之路,由此极大地繁荣了经济,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以及中西方文化交流互鉴。

      由此可见,自古以来,成都就是一座开放、包容的城市。从秦汉时期30万秦人入蜀、刘备入川到唐初百姓入蜀,再到清代数次“湖广填四川”大移民;从全民族的浴血抗战到解放大西南,再到新中国五湖四海支援“三线建设”;从改革开放到西部大开发,再到“一带一路”建设,都给成都带来了大发展、大融合。

1693982289245367.jpg

四川都江堰水利工程   中新社 陈先林/摄

      记者:从传说中的大禹、鳖灵治水到李冰父子“深淘滩、低作堰”建起都江堰,古代成都各族人民与大自然和谐共生,为后世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人们常说“都江堰的水流到哪里,哪里都是都江堰”,我们该如何理解这句话?

      王国平:关于都江堰的建造,司马迁在《史记·河渠书》中叙述得很清楚:“……蜀守冰凿离碓,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百姓飨其利。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

      这些年通过深入走访和梳理文献,我发现,自己心心念念要书写的都江堰的创建者李冰或者说司马迁笔下的蜀守冰——既是一个人,也是一群人。

      在李冰之前,就有许多人致力于开发、治理岷江,为都江堰之创建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李冰之后,有了更多的人接续维护、修缮和拓展都江堰,使之持续发挥效益。他们都是为都江堰付出了心血、作出了贡献的不同时代的“蜀守冰”。关于都江堰的前世今生,我斗胆用20字概括:大禹开其端,鳖灵继其业,李冰集大成,后人接其力。

      我们都知道,都江堰修建于岷江之上。而最早疏浚和治理岷江的就是大禹。尽管他的准确出生地一直存在争议,但学界普遍认为大禹出生在包括汶川、都江堰、北川等在内的汶山郡,郡治就在今都江堰市灌口街道。大禹先后治理了江、河、淮、济四渎,造福万民。他治理的第一条河流就是家门口的岷江,并以此当作了治水的实验工程,开创了“岷山导江,东别为沱”的治水模式,继而从蜀地出发,推广九州、惠及华夏,成为后人治水的重要法宝。

      大禹之后,蚕丛、柏灌、鱼凫、杜宇、鳖灵等古蜀王均为治理岷江水患作出了贡献。如今的蚕丛祠、蚕岩关、蚕岩古柏、柏灌台、鱼凫村、望丛祠等,都讲述着他们平水劝农、教人耕种的故事。

      战国晚期,秦惠王听从大将司马错“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的建议,出兵伐蜀。公元前276年左右,李冰任蜀郡守后,跋山涉水,勘探水情,在大禹、鳖灵等前人疏浚开拓的基础上,于岷江出山口度势以建堰,设鱼嘴分江控流,筑飞沙堰溢洪排沙,凿宝瓶口引水灌溉,乘势利导,道法自然,三位一体,首尾相应,终于“创科学治水之先例,建华夏文明之瑰宝”。

      都江堰建成后,之所以能持续使用、贡献至今,还得益于文翁、诸葛亮、高俭、高骈、章仇兼琼、刘熙古、吉当普、施千祥、阿尔泰、丁宝桢以及无以计数的各族民众对其维护、修缮和拓展。

      值得一提的是,据史学家考证,李冰率众在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时,参与者不仅有成都平原的汉人,还有来自岷江河谷的羌氐等各族民众。为回报大家对修堰的支持,李冰在都江堰建成后,又组织人力沿着岷江河谷修建了长达700里的松茂古道。这是一条北连甘青地区、南接川西平原的商旅通衢和军事要道,也是沟通成都和川西民族地区的重要走廊,更是联结各民族情感的纽带。

      在各族群众长期不懈的努力下,都江堰水利工程功效日巨,从最初灌溉农田约80万亩发展到今天的1130万亩,幅员面积达2.86万平方公里,承担着为成都等7个市40个县(市、区)2500万人口提供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其他综合用水的任务。灌区集聚了全省近1/3的人口,以不足四川1/18的幅员面积创造了全省1/3以上的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作为灌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命脉,都江堰必将为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693982502116831.png

游客在成都杜甫草堂参观游览   中新社 安源/摄

      记者:自古诗人皆入蜀。诗歌文化在成都历史深厚又生机勃勃。那么“诗意的成都”呈现出了怎样的“万千气象”?杜甫草堂等诸多历史文化地标,记录了成都怎样的绝代风华?

      王国平:自举世无双的都江堰开始灌溉川西平原、造就“天府之国”,加之四川山水形胜,川菜、川茶、川酒、川戏、蜀锦、蜀绣等魅力无穷,成都便注定成为了一座诗意流淌、诗风蔚然、诗人云集的城市。

      当下正热映的电影《长安三万里》中的主人公高适、李白和杜甫,都因成都而成就了人生。高适晚岁两度入蜀,平定叛乱,达其建功立业、光耀门楣之理想。同时得以有机会营救流放的李白,关照贫病的杜甫,并赠诗“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以寄思念。青年李白曾在成都生活多年,仗剑出川后,依然时时梦回故乡,在《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中,他极尽豪迈浪漫吟咏成都之美:“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的《春夜喜雨》则展示了成都的另一种美。他为玉垒山所写的“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和他在浣花溪畔所写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早已成为千古绝唱,也是1300年后,人们推介成都的最美“广告语”。

      宋时,苏轼游历成都,会友讲学、捐资修桥,更有诗作留世:“君不见成都画手开十眉,横云却月争新奇。”离开成都,开始了坎坷流离的后半生,但每每提到成都,他便脱口而出“成都,西南大都会也。”成都,已是他思乡的代名词。后来苏轼以《鹊桥仙·七夕和苏坚韵》为题,给成都写了一首情真意切的“情书”,词曰:“乘槎归去,成都何在,万里江沱汉漾。与君各赋一篇诗,留织女、鸳鸯机上。还将旧曲,重赓新韵,须信吾侪天放。人生何处不儿嬉,看乞巧、朱楼彩舫。”至今读来,依然令人心动。

      说到成都的历史之久,扬雄赋云:“蜀都之地,古曰梁州。禹治其江,渟皋弥望,郁乎青葱,沃壄千里……”说到成都的地望之妙,左思赋云:“夫蜀都者,盖兆基于上世,开国于中古。廓灵关以为门,包玉垒而为宇。带二江之双流,抗峨眉之重阻。水陆所凑,兼六合而交会焉;丰蔚所盛,茂八区而庵蔼焉……”说到成都的川酒之淳,李商隐诗云:“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说到成都的川菜之味:“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说到成都的川茶之香,查礼诗云:“西川新茗孰第一?蒙顶虽佳不多得。缘雪初开翠箬封,花瓷且饮青城色。”说到成都的蜀锦之艳,杨万里诗云:“旋裁蜀锦展吴霞,低低抹在秋山半。”说到蜀绣之美,葛立方词云:“百尺雕堂悬蜀绣。珠帘外、玉阑琼甃。”说到成都的水果之丰,张籍诗云:“锦江近百烟水绿,新雨山头荔枝熟。”说到成都的花木之欣,范成大诗云:“海云塔下赏山茶,锦亭燃烛观海棠。”说到成都的娱乐之欢,张咏诗云:“春游千万家,美人颜如花。三三两两映花立,飘飘似欲乘烟霞。”说到成都的夜景之美,杨慎诗云:“锦波澄霁色,丹楼生晚辉。江光二流暝,桥影七星稀。犹明叔度火,未息文君机。南陌骖騑度,东城钟漏微。”说到成都的市井繁华,吴好山诗云:“名都真个极繁华,不仅炊烟廿万家。四百余条街整饬,吹弹夜夜乱入麻。”说到成都的诗人之多,李调元诗云:“自古诗人例到蜀,好将新句贮行囊。”而说到成都的本土诗歌之盛,连白居易都不得不承认:“诗家律手在成都,权与寻常将相殊。”况且成都还有扬雄、花蕊夫人、唐求、欧阳炯、雍陶、尹鹗、张俞、杨慎、骆成骧、林思进等本土诗人,他们共同书写了中国诗歌万千气象的成都篇章。

      历史进入近现代,新文化运动后,新诗发轫,成都亦为重镇。叶伯和、周太玄、王光祈等皆为新诗的领路人。抗战时期,更是全国诗人皆云集成都,朱自清、何其芳、臧克家等在此避难、写诗。上世纪50年代后,在成都创刊的《星星》诗刊成为新中国第一家专业诗歌刊物,新世纪以来,成都又创办诗刊《草堂》,诗的脚步从未停止。100年来,多个诗歌流派肇始于此,众多优秀诗人从成都出发,走向全国。

      近年来,成都积极打造“传承巴蜀文明,发展天府文化,努力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城市文化新名片,“创新创造、优雅时尚、乐观包容、友善公益”的天府文化内涵正在成都高质量发展进程中不断得以彰显。

      “在成都写诗”“在成都读诗”“在成都享受诗意生活”,已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景观和生活方式。从2017年至今,已连续举办六届的成都国际诗歌周,让诗歌成都有了新的文化使命和责任担当,从络绎不绝的旅游“打卡地”成为展现成都城市文化的新地标。生机蓬勃的诗歌文化,正带动成都的文化创意、音乐艺术、数字经济等行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态势。

1693982657805942.jpg

游客在宽窄巷子成都大运会宣传牌前拍照留影   中新社 王磊/摄

      记者:据我们所知,成都方言里的“巴适”是“很舒服、真棒”的意思。作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在建设“城市人民宜居宜业的示范区”的过程中,成都是怎样让各族群众日子越过越“巴适”的?

      曾刚强:成都人的“巴适”,离不开烟火人间的舒适和幸福。这也构成了成都城市文化的核心要素。千百年来,栖息于雪山之下、生活在川西平原的各族人民凝心聚力、携手并肩,共创共享着美好生活。

      成都把建设“城市人民宜居宜业的示范区”作为城市重要的发展定位之一。以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为抓手,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经过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成都在医疗服务、公共文化、公共体育、养老服务等领域满意度多次位列全国第一,在公共教育、生态环境、公共安全、政务服务领域满意度也位居前三,连续两届蝉联“中国十大大美之城”,获得“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城市”十连冠、14次获得“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殊荣。“安逸”“幸福”“美好”的成都,已成为全国各族人民乃至世界各地人民向往的城市。

      难忘这个盛夏,以大运会之名,我们在成都的街头走走看看,更能感受到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这些年来,成都新建、改扩建了49个大运会场馆,体育公园、社区运动角、绿道健身新空间都得到充分扩充。立交桥下的空地、楼顶的闲置空间、街角的口袋公园,“运动”的触角遍及全城。目前,成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超过2.4平方米,增幅居全国首位,体育公共服务质量测评居全国第一,人们纷纷感叹,在成都运动健身和在成都诗意栖居一样惬意与美好。

      2022年,成都获评首届全球“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绿色低碳正在成为成都最鲜明的特质和最持久的优势。今年8月15日,我国迎来首个全国生态日,成都市在全国生态日四川主场活动现场,交流分享了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的进展及经验。时光荏苒,岁月流转,一千多年后,当年杜甫吟诵的“窗含西岭千秋雪”依然如斯,正成为今天的成都生态文明的真实写照,一幅“茂林修竹、美田弥望、岷江水润、蜀风雅韵”的生态画卷正在成都大地上徐徐展开。

1693982760126052.jpg

成都市龙泉驿区开展“石榴花开桃花源 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活动

      记者:新时代十多年来,成都市是如何完整准确全面把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扎实推进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

      曾刚强:成都是我国西部地区的枢纽城市,也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中心城市之一,全市常住人口2127万,56个民族成份齐全。进入新时代,成都市着力“五个聚焦”,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扎实推进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聚焦政治站位,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全面领导。将民族工作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纳入全市政治考察、政绩考核、巡察工作和绩效考核,确保中央、省委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落地见效。建立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各区(市)县和23个市级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民族工作责任体系,完善市、区(市)县、镇(街道)、村(社区)四级联动机制和跨区域协作机制,构建超大城市民族工作新格局。

      聚焦思想引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宣教格局,高质量建成全国首个“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综合培训基地,打造四川省首批社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基地10个,培育主题教育试点学校38所,开展“讲好民族团结成都故事”等活动年均330余场。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民族团结,建成“蓉城一家亲”主题公园等文化地标,创作舞台剧《蓉城一家亲·夯出幸福来》、唐卡《红船精神》等文艺精品,形成“蓉城一家亲”工作品牌。

      聚焦示范创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十进+”活动和区(市)县整体创建,创建国家级、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60个。在全国率先开展城市互嵌式社区建设,搭建社区民族工作服务站586个,组建社区民族工作队伍177支,打造样板社区39个。深入实施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发挥中心城市优势,用好地方特色资源,举办“同运动·一家亲”全省各族青少年乒乓球训练营等品牌活动,探索共享奶奶、智慧妈妈等特色项目,促进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全方位嵌入。

      聚焦基层治理,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层民族宗教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开展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关于开展新时代社区民族工作标准化建设的实施意见(试行)》“一意见两标准”,创新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与社会综合治理、社区发展治理“三治相融”,以党建为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和党员带头作用,组建“石榴籽调解室”和“民族工作亲情服务团”等平台队伍,引导各族群众积极参与基层治理。

      聚焦共同富裕,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持续推进对口支援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工作,累计投入资金55.1亿元,选派干部人才1万余名,助力19个县脱贫摘帽。高标准建设成阿、成甘、成凉飞地工业园区,高质量培育产业生态链,高层次搭建各族干部交流锻炼、各族群众共事创业平台,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1276.58亿元。支持地震受灾乡村建设,打造集高山生态游、民族风情游于一体的新村寨,帮助村民开办农家乐79家,实现旅游增收近500万元。


      记者:名不虚传,成都确实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圣火之下,让青春点燃大运盛会;欢聚成都,让世界读懂美丽中国。再次感谢二位的分享,让我们也乘着“太阳神鸟”遨游了最美成都。祝福成都!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8期

受访者:成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成都市政协委员 王国平

成都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宗局局长 曾刚强

采访者:本刊记者 张昀竹 刘雅

责编:龙慧蕊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