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诗画共同体
为人民起舞 与时代同行——中央民族歌舞团新时代舞蹈发展掠影
发布日期:2023-12-18

      1952年,在毛泽东和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中央民族歌舞团的前身——中央民族学院民族文艺工作团成立。从此,中央民族歌舞团多姿多彩、极具特色的歌舞艺术成为中国文艺百花园中的绚丽花朵,而其璀璨夺目的各民族舞蹈更是一道靓丽风景线。

      建团70多年来,中央民族歌舞团创作表演了《瑶族舞曲》《草原上的热巴》《苗族青年舞》《红云》《追鱼》《火的女儿》《雀之灵》《可爱的一朵玫瑰花》等一大批经典舞蹈作品。贾作光、张苛、欧米加参、金欧、张曼茹、贡吉隆、张斌英、杨丽萍等一代代才华横溢的舞蹈家、编导,从这里成长起来并不断攀上艺术高峰。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民族歌舞团完整准确全面把握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及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努力用舞蹈的形式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坚定文化自信,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价值引导力、文化凝聚力和精神推动力,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和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可爱的一朵玫瑰花》.jpg

中央民族歌舞团演出的群舞《可爱的一朵玫瑰花》


坚守中国精神 为人民起舞

      中央民族歌舞团自成立之日起,便具有很强的政治属性。早期,通过深入边疆民族地区基层采风、演出,中央民族歌舞团学习收集了大量民间舞蹈素材,创作了一大批传得开、留得下的经典舞蹈作品,并在国家许多重大庆典活动中留下鲜明的印记。周恩来总理曾这样评价:“中央民族歌舞团的演出,大幕一拉开就是政治,就是中国各民族大团结的具体体现。我陪同外宾看中央民族歌舞团的演出,什么都不用说。”

      进入新时代,作为唯一的国家级少数民族文艺表演院团,中央民族歌舞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遵循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勇于担当、奋发有为,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取得了可喜的艺术成就——

      在2014年APEC文艺晚会上,中央民族歌舞团以“鱼跃龙门”的传统典故为灵感,表演了舞蹈《鱼跃龙门步步高》,展现了当代中国拼搏向上的精神风貌,受到广泛好评;

      在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式晚会上,中央民族歌舞团表演了原创群舞《阿尺目刮斗嘎来》,以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民间音乐素材为元素,舞步动感有力,气势雄浑壮阔,表现了云南各族儿女的幸福新生活;

      《远航》《壮美漓江》《欢乐的乌兰牧骑》均为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式晚会上的舞蹈作品。其中,《远航》表现了各族儿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扬帆远航的豪情与信念。《壮美漓江》描绘了新时代新壮乡的美丽画卷,反映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欢乐的乌兰牧骑》犹如草原上的一株红色嫩芽,生长出永远跟党走的坚定信念;

      歌舞《北京喜讯到边寨》《同心共筑中国梦》《各族儿女心向党》等展现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时代画卷、喜悦祥和的美好景象,以及各族儿女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决心;

      舞蹈《石榴红了》以曼妙舞姿赞颂美好时代,作品寓意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团结向上;

      《欢乐的库姆孜》《打歌打舞》《水色》《可爱的一朵玫瑰花》《山那边》等独具鲜明特色的佳作,以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弘扬中华舞蹈文化;

      ……

      一批批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的优秀舞蹈作品在新时代焕发新气象,深受各族人民喜爱和赞赏。

《战马》翟红屹_摄.jpg

群舞《战马》剧照   翟红屹/摄


关照社会现实 为时代起舞

      新时代十年多来,中央民族歌舞团继承传统、开拓创新,紧紧把握时代脉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注重对现实题材进行深入挖掘,推出了舞剧《天之路》、个人舞蹈专场《额吉,抱抱》等。

      《天之路》以青藏铁路50年建设历程为创作背景,是一部浓缩青藏铁路建设史、重现青藏铁路建设风貌的现实题材舞剧,其鲜明的艺术性和深刻的思想性得到各族观众的极大好评;

      《额吉,抱抱》以“草原母亲”都贵玛为人物原形,重现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民族团结佳话。目前,以该剧为蓝本创作的舞剧《中国妈妈》也已进入筹备创排阶段。

      此外,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式晚会中的《村寨里的云生活》《情满天山》《塞上黄河》《火红的日子》等歌舞作品无不是聚焦现实题材的艺术佳作。《村寨里的云生活》讲述了“精准扶贫”首倡地湖南湘西十八洞村的脱贫奔小康故事,用舞蹈艺术深刻反映了这一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奇迹;《情满天山》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阿尼帕·阿力马洪妈妈的事迹为原型创作,从“小家”温情延伸至各族人民对祖国“大家”的情怀;《塞上黄河》以西北民歌“花儿”的曲调为背景音乐,展现了黄河精神和宁夏地区沙漠变绿洲后焕发的新生机;《火红的日子》则呈现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干劲。

火红的日子05-摄影王靖祺.jpg

中央民族歌舞团演出的歌舞《火红的日子》   王靖祺/摄

情满天山01-.jpg

中央民族歌舞团演出的歌舞《情满天山》   王靖祺/摄

      这些特色鲜明、时代气息浓郁的作品,通过载歌载舞的方式,配合视频影像,展现了舞蹈艺术独有的浪漫,表达了中央民族歌舞团文艺工作者对社会现实生活的高度关注和艺术关怀,展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生动描绘出各族儿女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壮美画卷。


传承经典 勇攀艺术高峰

      中央民族歌舞团坚持传承经典,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青年演员搭建成长成才的“传帮带”平台,让更多年轻人在文化艺术传承中收获成长。在争攀艺术高峰的道路上,中央民族歌舞团涌现出一批新时代年轻舞蹈创作人才和表演人才。

      1986年,中央民族歌舞团著名舞蹈家杨丽萍创作并表演了独舞《雀之灵》,荣获第二届全国舞蹈比赛创作一等奖、表演第一名。2012年她在云南推出舞剧《孔雀》,此剧于2022年全面复排,中央民族歌舞团青年演员肖蓉浩作为新版女孔雀萨朵的饰演者,随剧组全国巡演,成为现象级舞者。在杨丽萍的亲自指导下,肖蓉浩表演的《雀之灵》多次在大型晚会亮相,深受观众喜爱。此后,歌舞团青年演员乔月禹加入《孔雀》剧组学习、巡演。经典民族艺术佳作在传承中,不断焕发出新时代的活力。

肖蓉浩2.png

肖蓉浩表演的《雀之灵》

      曾获得第六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友谊联欢会比赛铜质奖章的舞蹈《草原上的热巴》,是中央民族歌舞团经典保留节目。2021年,团里对此进行复排,并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舞台艺术精品创作工程”重点扶持作品。

      还有曾亮相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的女子群舞《顶碗舞》,是团里舞蹈演员学习传承了20多年的经典节目。该舞蹈集民族性、技巧性、艺术性于一体,曾多次出国访问演出。近年来经过复排,受到了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

      可以说,在攀登舞蹈艺术高峰的道路上,中央民族歌舞团交出了优秀的成绩单——多部作品崭获各类国家级、省部级大奖,并有多部作品和人才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邵多丽》《战马》等作品先后获中国舞蹈“荷花奖”金奖;舞剧《天之路》获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个人舞蹈剧场《沈清传》获国家艺术基金舞台艺术表演人才资助项目;《开冻的河》获第十五届北京舞蹈大赛表演一等奖,《战马》《天边的红云》《夜捕》分别获第十六届、第十七届、第十八届北京舞蹈大赛创作一等奖。此外,《知秋》《美滴很》《陶女》《送亲歌》《佤·印》《望山》等作品先后在北京舞蹈大赛及其他赛事中获大奖。

      近年来,中央民族歌舞团坚持守正创新,注重突出“融”和增进共同性的导向,创新创作了一批具有时代特点和鲜明中国风格的作品,如《鼓舞中华》《春》《漾》《山顶》等。

      《鼓舞中华》将各民族舞蹈与中华大鼓、多民族特色打击乐有机融合,既展示出民族艺术特色,又充分体现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将各族儿女心手相牵、凝心聚力的磅礴力量,团结奋斗、携手向前的时代精神,以及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伟大实践予以生动展现;《春》由中央民族歌舞团与中国舞协街舞委员会共同创作,在展示街舞艺术魅力的同时,将藏族传统舞蹈文化元素巧妙融入其中,以灵动舞姿描绘出美好的高原风光,铺陈开一幅生动的民俗风情图景;《漾》将傣族舞蹈与空灵的打击乐演奏融合在一起,美好浪漫的爱意在一泓碧波间娓娓传递;《山顶》融入蒙古族马头琴与长调,描述了山是故乡的守望,山是恋人的依恋等故土情怀……这些作品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理念厚植其中,用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力量,展示出新时代民族舞蹈的无限活力。

WechatIMG439.jpg

群舞《鼓舞中华》剧照   翟红屹/摄


擅用新媒体 起舞在“云端”

      近年来,中央民族歌舞团打破传统剧场的物理地域限制,创新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以沉浸式的网络平台的舞台空间展示舞蹈创作演出成果、打造优秀品牌、推广优秀剧目。

      自2020年以来,中央民族歌舞团在线上推出了一大批舞蹈视频作品,受到网友广泛关注。《舞彩家园》《起舞山水间》等舞蹈精品专场收获单场2800万点击量。同时,多次与新华网、中国新闻网、道中华、抖音、快手等平台合作,线上演出多场舞蹈晚会,累计收获近亿人次的观看量。

      通过网络新媒体和新平台,中央民族歌舞团的各族舞蹈艺术工作者纷纷起舞在“云端”,一批舞蹈作品在网络空间获得了更多观众、更大关注,展现了中华舞蹈文化的无穷魅力,正在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作出积极贡献。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8期

文:中央民族歌舞团信息中心

责编:张昀竹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