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共有家园
千年传承林茶共生 举世瞩目人地和谐——探访世界遗产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
发布日期:2023-11-15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生动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它连绵千年、延续不断,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它高超的土地利用方式、不断改进的种茶技艺,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古茶林中芒洪八角塔等古迹景观,兼融中原地区与西南地区建筑风格,展现了中华文化对云南边疆的辐射和影响,具有突出的统一性;景迈山上及周边地区布朗族、傣族、拉祜族、佤族、汉族等各民族友好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突出的包容性;这里所产的茶叶通过茶马古道走出国门,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合作共赢,具有突出的和平性。

景迈山-苏锟__拍摄于2020‎年‎12‎月‎15‎日.jpg

云南普洱市景迈山古茶林 苏锟/摄

      北京时间9月17日晚,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5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中国“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数量增至57项。这是全球第一例茶主题的世界文化遗产。

      一片叶,一座山。

景迈芒景千年万亩古茶园.03.jpg

云南普洱市景迈山的芒景千年古茶园

      目前的考古发现显示,中国古人栽培茶树的历史可追溯至6000多年前,随后茶的种植、饮用和茶文化从我国相继传到邻国,并逐步走向世界。云南是世界茶叶原产地,普洱则是云南茶产地的核心区。被誉为“世界茶源”的普洱,还是蜿蜒数千里的茶马古道的源头。位于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景迈山,是众多普洱茶山中自然生态最美的一座,也是普洱茶产区最具标志意义的古茶山。

      山峦叠翠,安居乐业,这里有着迄今为止保存完好、种植年代久远、连片面积大、突出普遍价值高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林。作为普洱茶产区的典型代表,如今的景迈山依然延续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留存着古老而完整的茶文化民俗,堪称一部“活的中国茶史书”。

      据考证,景迈山种茶历史已经超过千年。世代居住于此的各民族与茶相伴、以茶为生,在种茶、采茶、制茶、卖茶、饮茶等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茶文化,逐渐形成了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古茶林文化景观。走进景迈山,漫山遍野的古茶树枝干遒劲、叶片茂盛,传统民居风貌依旧,延续千年的林下茶种植传统不仅有效保护了生物多样性,还圆了各族群众的致富梦。景迈山的各民族培育、滋养着茶山茶林,古老的茶山茶林也回馈、守护着他们。

景迈傣家少女采茶(杨丽仙摄_13769968686).jpg

云南普洱市景迈山采茶的傣族姑娘   杨丽仙/摄

景迈山布朗族妇女拣茶还不忘学习(杨丽仙摄_13769968686).jpg

云南普洱市景迈山的布朗族妇女拣茶   杨丽仙/摄

      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是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的重要成果。正如文化和旅游部副部长、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所说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生动体现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它连绵千年、延续不断,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它高超的土地利用方式、不断改进的种茶技艺,具有突出的创新性;古茶林中芒洪八角塔等古迹景观,兼融中原地区与西南地区建筑风格,展现了中华文化对云南边疆的辐射和影响,具有突出的统一性;景迈山上及周边地区布朗族、傣族、拉祜族、佤族、汉族等各民族友好相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突出的包容性;这里所产的茶叶通过茶马古道走出国门,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合作共赢,具有突出的和平性。

      那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何以形成并发展传承至今?尤其是何以成为当今世界共享的全球首个茶文化遗产?其重要价值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当地各民族同胞又是如何与茶林共生共存,深刻影响、丰富和发展这一古茶林文化景观的?就此,记者专访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文本首席专家、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陈耀华。


      记者:陈教授好!您长期从事世界遗产研究,并且一直关注着刚刚成为全球首个茶文化世界遗产的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想必您听到这个申遗成功的消息后一定格外欣慰。那么,普洱景迈山古茶林到底是一处怎样的文化景观呢?

      陈耀华: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位于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惠民镇境内,包含保存完好的5片古茶林和分布其中的 9 个传统村落,以及古茶林之间的3片分隔防护林。

      相传1000多年前,布朗族先民在迁徙到景迈山的时候经历了一次严重的病疫。危急关头,不经意间,野生茶叶的特殊功效拯救了族人。从此他们便认识了这一神奇植物,将其称之为“腊”。他们看到这里森林密布、土地肥沃、气候温和、水源丰富,并且山上有很多他们到处寻找的“腊”,便决定在此定居,繁衍生息。

      此后的漫长岁月中,一代代布朗族、傣族先民不断栽培、种植茶树,逐渐探索出一套利用森林自然生态系统在高大乔木下种植茶树的林下茶种植技术。那些原本以狩猎为生的少数民族,渐渐将茶树种植作为其主要生产活动方式,并衍生出经济功能。及至清代,产自景迈山的普洱茶被确定为贡茶。

      种植茶树、守护茶山,依靠茶叶、建设家园,景迈山逐渐形成了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古茶林文化景观。山滋养着茶树,茶养育着人,人守护着山,时光孕育出人与茶和谐共生的“活态”示范。

      鉴于其突出的历史文化和农业遗产价值,2012年,国家文物局将普洱景迈山古茶林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将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确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试点;2013年,普洱景迈古茶园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普洱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被列为首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应该说,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成功令人十分高兴和振奋,也是一件情理中的事情。


      记者:文化景观是人与自然的共同作品。在您看来,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受益于哪些特殊的自然和人文背景进而得以传承千年、发展至今?

      陈耀华:普洱景迈山所处的我国西南山地,是学界普遍认为的山茶属的分布中心和起源中心,也是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动植物种类繁多,为古茶林提供了丰富的自然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物多样性。而古茶林的存在,又保障了这种多样性得以存续。

      景迈山属亚热带山地立体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8.4℃,夏无酷暑、冬无严寒,雨热同季、干湿季分明,有利于茶叶保鲜。尤其在旱季,这里会经常形成大规模云海,保证了气候的湿润,形成了非常适宜茶树生长的局地小气候。当地的土壤类型属赤红壤,尤其适宜温性的普洱茶生长。与此同时,景迈山被澜沧江水系的南朗河及其支流南门河三面环绕,使其形成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保护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客观上减少了外来因素的影响。

      澜沧江流域是普洱茶的故乡,2013年,普洱市被国际茶业委员会确认为“世界茶源”。景迈山所在的普洱市,与老挝、越南、缅甸接壤,世代聚居着傣、布朗、佤、拉祜、哈尼、彝、瑶、苗、傈僳、汉等多民族;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同样属于边境地区和多民族聚居地区。因此,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得以形成也具有深厚的人文基础。尤其是基于传统茶祖信仰,将政府管理与基层自治相结合,形成独特的保护管理体系,实现对文化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与此同时,景迈山的万亩古茶林沿袭了因地制宜的土地利用方式,蕴含着当地各族同胞的生态理念和智慧,充分体现了其作为世界遗产的生态价值。他们通过以古茶林为核心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用地的合理分配及可持续利用,创造了一种茶在森林中、村在茶林中、耕地和其他生产活动在茶林外的充满智慧的山地人居环境,打造了山地和森林资源保护利用的“景迈山”样板。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景迈山的人们在保护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方面具体是如何做的?

      陈耀华:景迈山在保护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方面展现出了卓越的生态智慧。比如林间开垦,即选择在森林间有限度地片状开发古茶林。人们一方面围绕村落控制茶园开垦面积,另一方面在开垦的古茶林外围保留森林防护带,两片茶林之间也分布着一定面积的分隔防护林。

      还有林下种植技术。包括普洱茶在内的云南大叶茶耐阴、喜温、喜湿,景迈山人逐渐熟悉茶树的生长习性特别是最佳生长状态与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后,便模拟和利用森林生态环境,在天然林中砍去部分乔灌木而保留一定的遮阴乔木,然后栽种茶树,养护茶园。

      林间开垦和林下种植技术,是当地各族茶农在长期摸索茶树生长习性的基础上形成的科学种植体系和方式,极具生态智慧。正是这种古老而特殊的种植技术,使得景迈山古茶林呈现出明显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植物层的上、中、下立体群落结构。所以,远看是一片茂密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进入林内则可见上层为参差不齐的高大乔木,下面则是疏密不均的茶树。

      至今,这里的古茶林不施肥料、不打农药,全靠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养护技术——主要是自然落叶和草本植物层提供营养。而且,茶林中多栽植桂树、多依树、樟树等,以群落的生物多样性来防治病虫害,树木特有的香味还会弥漫林中,使茶叶也具有天然的香气。

      独特的开垦、种植和养护技术,使景迈山古茶林具有与天然林十分相似的生态系统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人员通过对这里的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所记录的种子植物达125科、489属、943种及变种。同时,景迈山地区还生存着187种陆生脊椎动物,包括两栖类15种、爬行类16种、鸟类134 种、哺乳类22种等。尤其是景迈山鸟类资源特别丰富,众多鸟类对古茶林病虫害的防治作用重大。昆虫为古茶树和森林传授花粉,也是古茶林生物群落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景迈山地区共记录有经济昆虫21种。在芒景山东麓的古茶林内,一株50多米高的榕树上挂着70多个蜂巢,当地人将其视为“蜂神树”进行保护。

      总之,景迈山古茶林当之无愧是山地森林保护和人类传统茶园种植模式并举的典范。


      记者:除古茶林外,作为景迈山遗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村寨,也充分体现了自然和人文的完美融合。请问,这些传统村寨呈现出怎样的特点?

      陈耀华:景迈山遗产地由景迈大寨、糯岗古寨、翁基古寨等15个自然村寨组成,分属惠民镇景迈、芒景和芒云3个行政村,各族群众世世代代与这座千年茶山相依相偎、和谐共生。整个遗产区内纳入遗产要素的传统村寨共9个,有居民1185户4867人、居住建筑 1440 栋。

      历史上,为科学、有效处理人与森林、茶林的关系,合理利用珍贵的土地资源,景迈山先民探索形成了特殊的村寨建设模式和技术,是自然和人文完美融合的体现。

      首先,整体选址均依托“神山”展开。人们根据山形地貌、水源分布和流向等自然条件确定“神山”,并随即禁止砍伐山顶森林以保水土涵养之用,如景迈的广景山、芒景的哎冷山。然后,在其周围选择坡度较缓、用地条件较好、适于种植茶树的地方建村寨。

      其次,每个村寨围绕寨心进行布局。寨心是“寨神”居住的地方,也是整个村寨建设的基准点,建筑围绕寨心集中紧凑布局,以保证所有村民都可以受到“寨神”的庇佑。作为集会、祭祀等公共活动的中心,寨心位置确立后再设定寨子的东、南、西、北四门,从而进一步搭建村寨,这样就从布局上控制了整体规模,提高了土地利用的集约程度。一旦人口超出环境容量就会迁出一部分人口,选择适合的地址另建新寨。在所有村寨的边缘,都会栽植榕树、柏树等作为“守护神”,这也是村寨边界线。

      在这些传统村寨中,傣族、布朗族民居主要采用传统干栏式建筑,既适应当地潮湿气候、方便起居,又能满足茶叶晾晒、加工等生产功能。房屋的脊梁上分别装置有茶叶、牛角符号,表现了对茶树、动物的图腾崇拜。

      这些传统村寨也是景迈山茶文化和民族文化交融的载体,例如被誉为“千年布朗古寨”的翁基古寨。翁基是芒景村下辖的村民小组,芒景村由5个村寨组成,大体按照“象”形格局分布,翁基古寨便位于这头“大象”的头部。翁基的建筑围绕寨心沿等高线错落布局,均为干栏式传统民居,建有民居102栋。

      在景迈山的古寨中,翁基的布朗族原生态文化保留最为完整,包括茶图腾、茶图样、滴水祭祀、“茶魂树”等。因此,它也收获了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传统村落等诸多殊荣。

      总的来看,景迈山传统村寨的选址、布局和民居建筑,做到了对自然环境的巧妙适应和利用,体现了各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摸索出的人居环境营建的科学性,以及与茶文化和民俗文化的共融性。景迈山也由此成为山地人居可持续发展的范例,对当今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进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启迪作用。

景迈山古树茶园+李庭坤+18087908886.jpg

云南普洱景迈山古茶林采茶忙   李庭坤/摄


      记者:千百年来,景迈山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共同培育了享誉世界的文化遗产。那么,在这一过程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如何深刻影响和塑造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

      陈耀华:长期以来,景迈山各民族在茶树种植、村寨建造以及其他生产生活方面互相学习借鉴,共同创造了丰富深厚的景迈山茶文化。诸如种茶、制茶和用茶文化,与茶相关的民俗文化等。它们不仅是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保护、创新发展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重要保障。

      在景迈山,种茶、制茶方式多样,茶叶品类繁多、用途广泛。比如喝茶,傣族的竹筒茶、布朗族的青竹茶、哈尼族的土锅茶、佤族的烧烤茶等,无不特色浓郁、茶香扑鼻。茶叶既能饮用,也能药用、食用;既可作为贡茶或祭祀用茶,也可作为馈赠亲朋的尊贵礼物乃至青年男女表达心意、传递感情的“定情茶”。景迈山的节日众多,如泼水节、茶祖节、开门节和关门节等,各族群众往往欢聚一堂、共庆佳节。这些节庆彰显了各族群众对茶祖的崇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乡规民约是景迈山极为重要的民俗文化,对古茶林的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布朗族先人留下“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茶树”的遗训,其后人便制定一系列乡规民约,将古茶林视作自身生命的一部分来保护和发展。如今的景迈村和芒景村仍有明确的乡规民约,内容涉及保护古茶林、保护古茶树品质和品牌等。

      景迈山茶文化以“和”为核心。天和、地和、人和,身和、心和、意和,这种养生、修性、怡情、尊礼的中华文化精神内涵塑造了各族群众平和友善的性格,使得各民族在有限的自然资源条件下守望相助、手足相亲。正如芒景山中的茶魂祭台,中间粗大的茶魂柱代表茶祖与上天的交流;四角的四组祭祀柱,代表四面八方的人前来祭拜茶祖;而每组的五根柱,则象征着景迈山的各民族。每年4月,布朗族举行祭茶祖仪式,周边各族群众同样会参加,其中糯干傣族村寨专门负责制作拴牵祭祀用牛的绳索,佤族负责打水,其他村寨也有相应分工。这样的习俗,已经代代相传、习以为常。因此,景迈山也是多民族、多文化共存共荣的典范,对当今世界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繁荣发展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记者:景迈山延续千年的林下茶种植传统,不仅形成了林茶共生、人地和谐的茶文化景观,还形成了独具优势的茶产业。请问,随着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影响力越来越大,如今当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各民族共同富裕呈现出了怎样的场景?

      陈耀华:近年来,当地积极探索适应农耕文明特点的管理体系,形成了“市、县、镇、村”和“德治、自治、共治、法治、善治”相结合的管理体制;不断推动现代科技与传统理念结合,提升管理水平,兼顾真实性保护与民生改善需求;大力推进申遗保护助力乡村振兴实践,秉持新发展理念,将提高文明程度、推动可持续发展作为遗产保护的重要内容。

      在推进古茶林文化景观申遗工作中,当地的茶叶也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许多茶农因茶而富、景迈山因茶而兴。通过“品牌+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茶农们不仅可以通过合作社拿到分红,还可以在自家茶园里务工,形成农户负责种植保障茶叶品质,合作社负责收购、销售的产业链。这样既扩大了普洱茶品牌的影响力,也促进了农户增收致富。

      目前,景迈山茶园面积达7万余亩,其中古树茶1.8万余亩。2022年,茶叶总产量达2185.48吨,实现茶叶种植采摘性收入9670万余元,村民人均收入达1.5万元,占总收入的95%以上。

      如今,景迈山传统村寨的民居依旧保持着古朴韵味,而道路、供水、垃圾和污水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得到加强完善,吸引了很多游客前来参观,乡村旅游方兴未艾。澜沧县充分发挥景迈山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人文资源的优势,加快推进茶旅深度融合发展,着力塑造茶旅品牌、丰富茶旅业态、提升茶旅内涵、强化宣传推介,正在走出一条集茶林观光、农事体验、茶文化学习等沉浸式的茶旅融合发展新路子,不断拓展一二三产业链条,形成了“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互动”的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中老铁路开通后,来观光游玩的游客更多了。今年春节,景迈山的旅游迎来了开门红。伴随茶产业、旅游业的火爆,各族群众更多地享受到了绿色发展、茶旅融合带来的“红利”,过上了幸福的小康生活。还有不少村民开始引进茶叶加工设备,着手建设茶叶加工生产线。

      从“一片叶”到“一条链”,一个从种植、采摘到加工、包装的全过程生产体系逐步形成。与此同时,新技术、新设备推进了茶叶深加工、强化了茶叶综合利用,产业链进一步延伸至旅游、食品、医药、保健、化工等领域,茶产业的经济附加值得到显著提升。

      随着入选世界遗产,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的传承保护、创新发展进入了崭新的时期,开启了全新的征程。要坚持保护第一、规划先行,提高保护管理的系统性、规范性,持续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通道,促进各族群众实现共同富裕,更好推动遗产地可持续发展,更好推动遗产保护融入现代生活,更好推动社会公众“共品茶香茶韵、共享美好生活”。要持续挖掘遗产价值,加大价值传承与传统文化弘扬力度,讲好中国茶故事,阐释好活态遗产保护“中国理念”,助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助力各民族共同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大有可为、任重道远。

景迈大寨(杨丽仙摄_13769968686).jpg

云南普洱景迈山的景迈大寨   杨丽仙/摄


      记者:千年传承林茶共生,举世瞩目人地和谐。自古至今,茶都充当着中华民族文化交流的使者。相信随着这次申遗成功,景迈山古茶林必将更加香溢世界、誉满全球。感谢您带我们领略这一世界遗产的无穷魅力,感受中华民族茶文化强大的生命力。祝福普洱,祝福景迈山!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3年第9期

受访者: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主任 陈耀华

采访者:本刊记者 王孺杰

责编:刘雅 张红彬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
      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历史,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一直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定价90元。

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联行号:102100020307)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14号           

邮编:100013
联系电话:010-58130878∕15612062952(同微信号)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4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