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静安区白领驿家新兴领域党建促进中心(以下简称“白领驿家”)成立于2009年12月,是凝聚引领“两企三新”群体的公益性、服务型、枢纽型社会组织。
自成立以来,白领驿家坚持将民族团结进步理念植入楼宇园区和“两企三新”群体心中,把对口帮扶地区作为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积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让“两企三新”的广大青年白领成为助力沪疆两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生力量。2024年9月,白领驿家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上海静安区对口支援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两地虽跨越万里,却结下了割不断的“山海情”,白领驿家也牵手巴楚各族青少年,书写民族团结进步动人篇章。
“我们与新疆巴楚的缘分,要从筹建‘小胡杨书屋’算起。”白领驿家副理事长李哲介绍。2018年,在上海援疆巴楚分指挥部帮助下,白领驿家联合静安“益家盟”发起并动员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募集到优质图书1万多册,在巴楚县第三小学设立“益家盟·小胡杨书屋”,助力孩子们学到更多知识和技能。
“随着书屋的建立,‘两企三新’群体参与公益的热情被激发,这是我们支持援疆很好的对接点。”白领驿家理事长潘侃说。为增进上海静安和新疆巴楚之间的联系,2019年6月,白领驿家巴楚工作站正式投用,在公益志愿、社区建设、基层党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助力巴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为实现巴楚孩子们“想去上海看看”的愿望,从2019年起,白领驿家先后开展5次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沪疆各族青少年(上海)科技夏令营”活动,累计带领百余名巴楚青少年来沪学习交流,动员辖区白领志愿者全程参与。与此同时,白领驿家还组织志愿者们多次回访新疆,与新疆各族群众开展体育竞技友谊赛、两地民族文化交流汇演等文体交融活动,促进两地交往交流交融。
暑假期间,白领驿家安排志愿者与新疆各族青少年组建临时家庭,带孩子们体验沪上民俗,感受“家在上海”的温情。“我眼中的上海,是一座魅力无限的城市,一座蕴藏知识的城市,一座充满人文关怀的城市……我一定要好好学习,以优异的成绩回报上海叔叔阿姨们的关爱。”巴楚少年西尔扎提·图尔荪说。
如今,越来越多静安白领加入援疆公益活动中,成为助推沪疆两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定力量。
近年来,白领驿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不断探索创新社会共建机制模式,进一步壮大社会化民族工作队伍。“我们在机构内部设立了‘民族一家亲专项工作组’,并依托‘公益也时尚’项目品牌,不断完善民族工作队伍体系。”李哲介绍道。
为凝聚更多白领投身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中来,白领驿家发出“做8小时职场精英,24小时公益追梦人”倡议,辖区内近50家企业纷纷加入“益家盟——上海‘两新’组织公益联盟”,白领们也踊跃参与到“胡杨树下,亲如一家”“新疆小胡杨圆梦计划”等活动中。此外,白领驿家还邀请企业家在工作站开设公益咖啡屋,将部分收入用于援疆项目。
渐渐地,参与活动的“两企三新”群体成了民族工作的宣传员,也将白领驿家的活动平台变成了实体化民族工作阵地。
白领驿家在静安区委、区政府支持下,已经打造成为上海新兴领域青年学生参与民族联谊活动志愿服务实践点、各族青少年来沪学习交流体验点、各地来沪考察上海民族工作观摩点。同时,白领驿家还号召广大“两企三新”群体积极投身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组织开展沪疆两地青少年共唱红色歌曲、共录手语视频、共书“中国红”书法长卷等系列活动,成为上海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楼宇”的典型代表。
“今后,我们将继续发挥‘两企三新’这支社会力量作用,进一步探索新途径,讲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故事,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潘侃坚定地说。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5年第5期
文:本刊综合报道
责编:张伟 魏来(见习)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订阅下载:2026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