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民族地区是旅游资源相对富集的地区,旅游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在许多地区,旅游业对民族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增大,已经成为重要产业或支柱性产业,对于推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由于规划、资金、管理等实际原因和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急于求成现象,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的诚信问题尤其不容忽视。
如今民族地区的旅游业相比过去已有长足发展,相关的食住行游购娱乐相关设施业已基本完善,但旅游诚信问题却依然突出。而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让游客安全并且安心,才能让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得到健康发展。旅游经济既是法治经济,也是信用经济。没有健全的诚信体系,就不可能建立起完善的旅游市场。完备的社会诚信体系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信用为基础形成的一整套规范和制度,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对旅游业而言,没有良好的社会信用,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旅游业市场秩序,更不可能有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旅游业诚信体系,是指大力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失信者的约束机制和社会环境,维护旅游业的正常运行秩序。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加快建立健全旅游诚信体系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
目前出现旅游诚信问题,其中既有法律、制度、利益等等深层因素,也有人员素质、宣传推广等管理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长期发酵,已酿造出了旅游市场的诚信危机。面对诚信危机,旅游业已到了一个必须建立诚信制度的关键时期。特别是在民族地区,诚信原本就被许多民族所崇尚,具有非常厚实的传统基础,如果及时予以正确引导,回归诚信并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目标。
建立完善诚信规则体系。诚信问题的解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涉及到多个行业的服务意识、服务观念的改变。旅游业诚信体系建设,一定要强调制度先行,这样才能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的诚信体系,客观上又需要有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作为保障。新《旅游法》明确规定受到侵权时的索赔条件和程序,将旅游消费者维权的流程制度化。这样的新法规无疑会减少各种隐形消费和不诚信报价,使得旅游业更加透明。但是另一方面隐形消费很有可能会转化为显性涨价,这又给旅行社的产品销售带来了新的挑战。完美的旅行体验必须有完善的法律制度护航,相信只要旅游行业和旅游者一起努力,诚信问题将会得到有效的改善。
建立诚信数据技术支撑体系。这是建立行业诚信体系的重要基础。其核心是广泛收集并及时加工处理旅游企业经营行为的诚信数据,建立行业或部门内部共享的数据库。同时建立诚信信息公开制度,依法向社会开放有关诚信信息,实现资源共享。大力规范当前的旅游业市场竞争,政府主动帮助旅游企业走出困境,鼓励旅游企业通过推出新产品吸引市场。实行类似黑名单制度,定期公示,并将屡教不改者坚决驱逐出当地旅游市场。奖励诚信经营企业,并予以政策支持。从事旅行的企业也需要积极转变观念,增强从业人员素质,提高从业人员准入门槛,塑造一个高水平、高素质的行业形象。
建立诚信市场管理体系。这是建设诚信体系的组织保证。有关管理部门应尽快建立诚信等级分类管理制度,建立信用等级分类的方法和标准,实行分类管理,提高监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针对旅行社产品诚信问题,首先应该提高旅行社行业进入的标准,通过整合规模、取缔非法经营等手段,逐步规范行业企业,引导市场形成几个规模较大的自主品牌。完善投诉系统,做到遇事能在第一时间解决。旅游监管部门应提高办事效率,杜绝地方保护主义,真正把游客的事放在心上,放在首位。
建立失信惩戒机制。这是诚信体系正常运行的保障,其原则是加大对违规企业的惩处力度,提高对旅游行业的约束强度。对失信者和失信行为运用法律、行政、经济道德等多种手段,使失信者付出与其失信行为相应的经济和名誉代价。支持守信者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进而获得更多发展壮大的机遇。同时要下大力气教育游客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自觉抵制不良旅游产品。
旅游是改革开放带给日渐富足的中国人的一道大餐,旅游业的健康发展是民族地区实现中国梦的一个重要平台。旅游诚信关乎千万百姓,更关乎行业形象、地区形象、民族形象和国家形象,相信民族地区的旅游业能够健康发展,科学发展!(责编 吴迪)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