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广西柳州市56路“石榴红”民族团结主题公交专线上,身着各民族服饰的姑娘们唱起《爱我中华》,热情地将民族地区的特色纪念品分发给每一位乘客。
“坐上这辆车,就像是同56个民族的兄弟姐妹亲热地坐在一起一样。”市民荣晓丽激动地说。
一辆独具特色的公交车
2020年10月1日,首批56路“石榴红”民族团结公交车驶上街道,标志着广西首条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公交专线正式启用。
“我们一直力求把民族团结的宣传工作做得有温度,而公交车是贴近群众生活的一个重要载体。我们希望大家看到‘石榴红’,就能想到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互帮互助,携手共进。”柳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四级调研员班雪梅说。
56路“石榴红”民族团结主题公交专线的建成,是柳州市民宗委第一次把宣传教育的阵地拓展到公交车,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增加了一个全新的流动平台和载体,也为提升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知晓率和参与度提供了条件。
56路“石榴红”公交专线的工作人员合影
“这个车子太漂亮了!”“石榴红”民族团结主题公交专线的乘务员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赞叹。
装修风格具有浓郁民族风情是“石榴红”民族团结主题专线公交的一大特色。它们包括“石榴花红”“同心筑梦”“团结欢歌”3个装饰主题,以蓝白为底色的车身是南疆晴空最美丽的注脚。在“团结欢歌”为主题的车厢前驻足,侗岭茶山的嫩绿、苗寨梯田的金黄、欢庆时的五彩缤纷让车身变得绚烂多彩,最惹眼的要数那火红的大字——“共唱民族团结欢歌”。车厢内部,从车载电子屏到靠背椅、顶棚看板、地板、投币箱、出门面板、把手等,文化元素无处不在。在这里,民族团结被牢牢“握在手心”:28个车把手上,是56个民族的彩色展示图画。铜鼓、风雨桥、赛龙舟……不同彩绘展现出不同主题。公交车每一站的报站都用普通话和壮语进行播报。车厢内左侧的宣传栏摆放着《柳州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应知应会》等宣传手册,右侧则是扶贫产品信息台的海报版,乘客通过扫描二维码,就能直接购买。
无论是车外的LED尾屏,还是车内的多媒体显示屏,随时都循环播放着有关民族团结主题的视频。“有了这样一个平台,我在平时的生活中就能对民族团结的知识有更多了解。”许多乘客一上车就迫不及待地点开了手机中的“扫一扫”,随着“叮”的一声,丰富多彩的各民族文化知识随即呈现在了小小屏幕中。乘客们在学习的同时,还可凭借获得的学习积分到当地扶贫爱心超市兑换相应奖品。
一条情意满满的线路
“柳州处处好风光,百业兴隆喜气扬。宝骏靓车流远誉,民族工业铸辉煌。”
“看过榴花红艳艳,又逢榴籽紧相连。龙城儿女真豪迈,协力掀开盛世篇。”
热闹的车厢中,来自全国各地的乘客兴奋地对起了山歌,愉快的歌声一浪高过一浪,你方唱罢我登场。13公里的行程、26个站点,路程虽短,情谊无限。随着“石榴红”民族团结专线的开通,公共交通更便捷了,各族同胞的交往更密切了。
首批“石榴红”民族团结公交专线一共有7辆公交车,其中一辆的驾驶员是被大家公认“开得最好、最稳”“对工作做得最充分”的顾芳。在顾芳看来,有机会为民族团结公交专线贡献力量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挑战。
“‘石榴红’民族团结公交专线不仅仅是一趟公交车,还是我们促进民族团结一家亲的载体。在这条专线上,除了日常安全运营、热情待客外,我还多了一个使命,那就是要把民族团结的精神传播出去,要让更多的龙城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更加认真工作,尽最大努力为‘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顾芳积极参加民族团结公交专线的岗前培训。如今,她以出色的业务能力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获得了各族乘客的好评。
“我们希望56路公交车不仅成为一个流动的展示平台、一个网红打卡点,更希望它成为各族群众身边的互帮互助平台。乘客登上我们的公交车,如果需要帮助,可以跟驾驶员说明情况,我们都会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进行帮助。”柳州轨道集团恒达巴士公司党群宣传部部长李颖说。这几年,56路公交车所在的恒达巴士股份有限公司还建起了“石榴红”民族团结阵地、民族团结之家、阅览室等特色服务设施。
一段没有终点的旅程
今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调研时指出,要搞好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如今,公交专线已经成为柳州民族团结进步流动的宣传窗口和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全市830余台公交车、70多个电子站牌循环播放民族团结公益广告,日均播放超过50000条次。
其实,柳州市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工作打造的通途远不止公交专线。
近年来,柳州市设立了51个正式命名并挂牌的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示范基地。其中,柳州博物馆开展了民族团结“课件走进校园”活动,三江侗族博物馆接待青少年8.7万人次。柳州市气象局利用天气预报发送民族团结进步宣传短信27000多条,天气预报栏目主持人在播报天气的同时宣讲民族团结知识。通过588套气象“大喇叭”,把民族团结政策每天直接传播到村屯。人口普查员也兼任民族团结宣讲员,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得以进入千家万户。
各行各业的参与,让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走进生活、贴近群众,随处可见、触手可及。
柳州还在创新民族团结宣传教育的形式和载体上下足了大功夫。举办“民族团结进步·我们的故事”征文活动。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寻找“真人真事真故事”,生动展现柳州各族人民团结和谐的精神风貌。拍摄《遇见彩虹》《开启苗寨脱贫的“金钥匙”》等一批民族团结进步主题微电影,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展示柳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重要意义和做法、成效,扩大市民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知晓率,带动全体市民参与到创建工作之中。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情景报告会。挖掘各民族共创共建共享的生动实践,以向模范致敬、视频展播、典型演讲、小情景剧等生动形式汇报展示,推广创建好经验做法。举办“我跟你学、你跟我讲”“双语双向”助力脱贫攻坚抖音短视频创作大赛。利用抖音这一新平台,吸引大量年轻人参与到创作比赛当中,让有意义的宣传教育通过抖音变得更“潮”更“酷”更受欢迎。组织美术爱好者,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为主题创作了长21米的侗族农民画《民族团结长卷》。
齐心协力,砥砺前行。柳州民族团结宣传工作始终有力量,永远在路上。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1年第5期
文:本刊综合报道
责编:王怡凡
流程·制作:谭敏(实习)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