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所在位置:首页 > 示范创建
新征程上勇争先 净土阿坝气象新——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推动各民族共同富裕掠影
发布日期:2025-04-23

       2024年10月,本刊记者走进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领略这里的山川风月、人文风情和发展变化,感知这片高原净土之上的各族群众团结奋斗走向共同富裕、共创美好未来的时代风貌。


宿于山水间 乐在诗画里

       驱车由成都驶向阿坝州,沿途山势陡峭,峰峦叠嶂,色彩斑斓。

       汶川县漩口镇赵公村的“云里雾里樱花里”民宿正开门迎客。民宿面朝岷江,背枕青山,一栋栋小木屋镶嵌在山林间,周围云雾缭绕,美不胜收。数百亩樱花树漫山红遍,层林尽染,不少游客穿梭其中摄影留念。民宿之名便取自这大美风光。

       民宿创始人是赵公村的返乡青年周春蓉,她被评为阿坝州首届“最美民宿女主人”。2008 年,她创办了当地首家农家乐——雅馨居。2018 年,周春蓉抓住赵公村发展精品民宿产业的契机,与几个合伙人一起承包了村里废弃的矿山和砖厂,经过科学规划和政府扶持,先后投入3700万元打造了民宿“云里雾里樱花里”,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前来体验。近年来,她还带领本村群众开办了 23 家农家乐、3家民宿、5个特色基地,实现年人均收入增加 5 万余元、村集体经济年创收 24 万元。

       像赵公村这样,通过民宿与旅游融合发展,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是汶川县各族群众走向共同富裕的缩影。“近些年,汶川打造了康养休闲、养生度假、生态游憩、山地运动和冰雪游乐等新场景新业态的民宿集群,激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动能,推动各族群众增收致富。”曾任漩口镇副镇长,现任汶川县民族宗教局长的曾友超介绍说。

       依山居止,累石为室。位于岷江上游的茂县凤仪镇坪头村,是有名的康养、避暑之地。在这里,记者深切感受到乡村振兴中传统村落的华丽蝶变。

       “2019年以来,坪头村党支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构建‘村两委+公司+农户’的模式,积极发展高端特色民宿产业,建成了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娱乐于一体的4A级旅游景区,让各族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茂县民族宗教局长陈贵全说。

       茂县凤仪镇副镇长赵秀乾表示,坪头村两委利用景区优势,合理规划布局民宿产业,鼓励发展餐饮住宿、休闲观光、避暑康养、采摘体验等业态,全村开设客栈200多家、设置床位5000余张,民宿产业实现直接经济收入5000余万元,帮助300余名村民就近就业,各族村民吃上“旅游饭”,全村形成了“人人有活干、户户有增收”的良好局面。

       彩林深处,云端之家。坐落于达古冰川下的黑水县嘎尔庄园,是在原羊茸村旧址基础上打造的高端藏式民宿,被评为“全国甲级旅游民宿”。该民宿内设有藏茶博物馆、红酒体验馆及藏茶火锅餐厅等,游客不仅能品尝到原生态高山食材,还可以领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限魅力。

       近年来,黑水县依托“大冰川、大彩林、大长征、大雪山”四大旅游品牌,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民宿产业,积极吸纳当地群众就业,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通过发展民宿经济,让更多的人走进黑水、了解黑水、爱上黑水。游客不断增加,也带动了各族群众增收致富。”黑水县委常委、统战部长付耀林说。

       ……

       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近年来,阿坝州加快“民宿之州”建设,出台《阿坝州加快推进民宿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把民宿产业培育和民宿经济发展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打造非遗民宿、特色餐饮民宿、田园综合体民宿和藏医药康养民宿等业态,有力促进当地农牧民增收、农牧村受益、农牧业增值。


筑生态之基 谋产业之强

       “南部有好茶,北部有佳果。”这是汶川人常说的一句话。

       丹青水磨,氤氲茶香。虽已深秋,但地处汶川县水磨镇的西路边茶现代农业园的数千亩茶林犹如一条条绿丝带,生机盎然。目前,水磨镇种茶面积3000余亩,年产值2000多万元,仅西路边茶园就可实现人均增收5000元以上。

       水磨镇党委副书记罗超表示,水磨镇立足资源禀赋和生态资源优势,积极发展茶文旅融合新业态,推动茶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助推南部片区“康养胜境山水画廊”共富带建设。

image.png

汶川县水磨镇乡村新风貌

       清凉三江,瓜果飘香。汶川县三江镇乐活村的猕猴桃养殖基地里,圆润饱满的猕猴桃挂满枝头,清香四溢,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摘。“我们全村种植猕猴桃1300余亩,亩产量预计3000斤,从今年市场行情看,每亩比去年增收1500元左右。农民的‘钱袋子’越来越鼓,日子越过越好!”乐活村党支部书记赵勇介绍。

       甜蜜的“致富密码”还藏在樱桃树、李子树上。有“中国甜樱桃之乡”盛誉的汶川县,近年来大力发展特色水果产业,全县甜樱桃种植面积2.7万亩,脆李子种植面积达3万亩,2024年“两果”产量近7万吨,年产值约10亿元,“小小樱桃”成就乡村振兴“大产业”。

       无独有偶,发展特色生态产业的茂县同样出彩。

       茂县南新镇七星村独角龙门组的56亩采摘园里,李子树漫山遍野,果实饱满圆润、色泽艳丽。高海拔、大温差造就了这里李子的独特风味,“茂县李”荣获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并纳入《中国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我们依托地理优势资源,通过政策扶持、科学种植、电商营销等形式,大力发展特色水果产业,上市的李子和苹果深受人们青睐,成为乡村振兴和农民致富增收的‘幸福果’。”南新镇副镇长高松介绍说。

       共同致富,电商先行。南新镇棉簇村的刘平巧刚刚走出直播间,见到记者来访显得格外高兴。“得益于党的好政策,我从2020年开始在网上销售茂县李子和茂县苹果,至今营业额已达1500余万元,利润从10万元增长到50万元。”她还在当地建立了家庭农场和电子商务便民站,辐射带动1500多家农户,每年解决5000余人次就业,成为川西高原小有名气的网红、带货达人。

       在凤仪镇坪头村驴子坪种植基地,40多亩“瑞雪”“瑞香红”苹果林硕果盈枝,果香沁人心脾。基地负责人张伟全向记者介绍,这里盛产自带高原红、个个“冰糖心”的优质苹果,2024年预计产量达30吨、收入可达120万元。

image.png

茂县苹果荣获2024年第八届“中国好苹果”金奖

       在茂县,不仅有果香,还有椒香。试问花椒哪里好?当属茂县“大红袍”——“麻得安逸,香得巴适”。去年,茂县种植“大红袍”花椒5万多亩,花椒产业成为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何有信带领专业合作社800多名社员,不断完善花椒深加工体系,不断提升茂县花椒的品牌影响力。

       产业旺、乡村兴、农民富,黑水亦有好文章。

       黑水县沙石多镇羊茸村,位于奶子沟八十里彩林公园落叶松林景点中心区,建有原生态特色村寨。林在寨中,寨在林里,人景相宜,相映成趣,俨然一幅绝美画卷。

       “羊茸村以康养为定位,以农户入股方式成立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构建‘支部+公司+农户’的经营管理模式,2023年实现全村户均分红达12万元,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越来越强!”沙石多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石孝磊兴奋地说。

       不只是羊茸村,色尔古镇色尔古村以民族文化旅游和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为依托,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道路,致力建成生态美丽家园、和谐幸福家园、富裕健康家园的典范。

       黑水县知木林镇维多村打造了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核桃现代林业园区,自2024年7月开园以来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我们釆用‘支部牵头、企业运营、村集体参与、政府监管’的运营模式,通过村集体保底分红、吸纳就业和助养帮销等方式,促进群众增收致富。”知木林镇党委书记陈婷婷说。

       因地制宜谋发展,携手共奔富裕路。近年来,阿坝州立足本地资源禀赋,聚焦“生态、产业、乡村振兴”三向发力,念好 “山字经”、打好“生态牌”、做足“土特产文章”,不断让农村活起来,让农业兴起来,让农民富起来。


发展有温度 幸福有质感

       共同富裕,是各族群众的共同期盼。而实体经济则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坚实根基。

       在阿坝铝厂,技改车间的工人正在研究技术升级;展览室荣誉墙上,一座座奖杯、一张张奖状格外醒目……该厂是阿坝州最大的工业制造企业,800余名职工中少数民族员工约占40%,多次荣获全国和州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30多年来,阿坝铝厂着力加强安全环保节能技改,打造电解铝、铝型材加工集约生产规模化、循环经济一体化,目前年产值约30亿元,为阿坝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多次入榜四川民营企业百强名单。

       “我们聚焦新质生产力,全力推进企业技术改造、数字化与智能化转型,截止2024 年累计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 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5 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个,为全县工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汶川县经济商务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徐刚介绍说。

       黑水县中小微园区标准厂房牦牛绒加工扩能二期项目正式投产,这是浙阿对口支援的又一成果。

       宽敞明亮的厂房内,上百台生产设备整齐排列,机器轰鸣,工人们正投身紧张有序的生产中。

       “我们将把这个项目打造成集牦牛绒采集、加工、开发、纺织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牦牛绒生产基地,可吸纳本地就业人员70名,预计年产牦牛绒超500吨、实现产值超2亿元。”阿坝州沃伦特美力时尚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良军表示。

       教育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推动力。

       汶川中学校处于群山环绕之中,校园内绿树成荫、生机勃勃,教室里朗朗书声,操场上欢声笑语。全校4500多名学生来自全县各乡镇。长期以来,学校坚持为民族铸魂、为家国强本的办学理念,为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2024年,学校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汶川中学校党委书记李其江告诉记者:“学校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实施领航、强基、春雨、百花等四大工程,探索课堂教育、语言相通、文化浸润、活动开展、教育帮扶等五条路径,促进各族青少年成长成才。”

       步入茂县河西小学,校园文化墙、主题雕塑、照片墙、美术墙、民族团结宣教长廊内容丰富,每一面墙壁都能“说话”,每一个角落均能“育人”。学校以“让学生有特长,让教师有特点,让学校有特色”为办学愿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融为一体,成为阿坝州教育的一张亮丽“名片”。2022年,学校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走进黑水县芦花小学校史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由各族学生照片组成的笑脸墙。校史馆长廊内,十几个社团教室逐一排开。在绘画社团教室,学生们正用铅笔绘出校园生活的美好;在象棋社团教室,学生们或凝神静思,或果断落子,尽显沉着自信……

       芦花小学教学副校长李洁告诉记者,学校坚持“石榴花开籽籽同心,民族团结共同进步”理念,坚持“五育并举”,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为孩子们提供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舞台,让孩子们在润物无声中增强“五个认同”。

       医疗保障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制度安排。

       在汶川县人民医院,崭新的门诊大楼内,医疗设施先进,就医环境舒适,一派井然有序的景象。

       这所医院不仅承担着全县的医疗保障工作,还担负着阿坝州东南部的医疗保健和应急救治保障工作。医院现有床位350张、职工433人,拥有省、州级重点专科5个,州级质控中心7个,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急救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2020年被评为阿坝州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

       “医院在四川省人民医院的托管下,依托南充市中心医院、四川省第二中医院等医疗帮扶资源,切实提升了汶川县的医疗服务整体水平。”汶川县人民医院工会主席罗庆玺介绍。

       汶川县人民医院以各族患者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智慧门诊建设,有效简化门诊服务流程,实行多项惠民新举措,每年组织巡回医疗队深入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开展巡回义诊活动,让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近年来,阿坝州聚焦高质量发展,坚持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开展教育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开展了医疗卫生质量提升“六大行动”,出台了健康惠民“十条措施”,不断提高各族群众收入水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逐步变为现实。

image.png

黑水县羊茸哈德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一瞥

       行走阿坝,川西北高原旖旎如画的自然风光,各族群众增收致富的火热图景,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蓬勃气象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如今的阿坝州,正以昂扬之姿、奋进之态,朝着推进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阿坝典范建设之路勇毅前行,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四川新篇章作出阿坝贡献。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5年第2期

文:本刊记者 张红彬

责编:王怡凡 魏来(见习)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
      《中国民族》杂志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民族团结杂志社主办。作为国家民委机关刊,《中国民族》杂志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用心用情用力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力宣传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大力宣传中华民族同世界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愿景,在涉民族宣传工作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民族》杂志各文版均为大16开全彩印刷。《中国民族》杂志汉文版为月刊,全年共12期,单份全年定价180元;《中国民族》杂志蒙古文汉文对照版、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朝鲜文汉文对照版均为双月刊,全年6期,单份全年定价90元。

订阅方式(二选一):
一、邮局订阅(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
中国民族(汉文版)邮发代号:2-91
中国民族(蒙古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237
中国民族(维吾尔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7
中国民族(哈萨克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新>58-118
中国民族(朝鲜文汉文对照版)邮发代号:82-392

二、杂志社订阅(银行汇款)
户名:民族团结杂志社
账号:0200 0042 0900 4613 334
开户行:工商银行北京和平里北街支行
联行号:102100020307
联系电话:010-58130831;传真:010-84504624;
发行邮箱:mztjzzs@126.com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

欢迎订阅《中国民族》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