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以来,四川省宜宾市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4个县获评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兴文县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全市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谱写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华章。
宜宾市高县嘉乐镇人民村新貌
古往今来绘交融
长江首城,汇江向海;山水辉映,多姿多彩。
宜宾是金沙江、岷江交汇为长江的起点,也是四川、云南、贵州三省交界的一方重镇。在这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厚重的土地上,各民族和睦相处、守望相助,共同绘就出一幅绚丽多彩、和谐和美的生动画卷。
宜宾古称“僰道”“戎州”“叙州”,是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有“西南半壁古戎州”之美誉。先秦时期就有僰人、僚人等古老族群在此地繁衍生息;秦汉时期,汉人大量迁入,其后悠悠两千余载岁月,各民族共生共荣的智慧积淀为城市的根脉。
2023年,宜宾市启动《宜宾市民族志》编纂工作,以修志存史的方式唤醒城市脉搏里的民族团结进步基因。这是全市层面首部关于民族的志书,将贯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深挖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讲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
志书编纂组深入民族地区实地考察、走访调研,收集查阅上千万字的文字资料,历时两年形成50万字的初稿,不仅全面展现了宜宾各民族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实,还详细记载了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新时代以来宜宾在民族工作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以史为媒,宜宾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目前,“慕义求真、融酝和美,汇江向海、逐立上游”的新时代宜宾城市精神,凝结着这座城市古往今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非凡历程,凝聚起砥砺奋进、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提供强大动力。
宜美家园话幸福
品茶香苗韵,促乡村振兴。3月末的珙县玉和苗族乡青龙村云雾茶园里,正在举行春茶采摘季活动,采茶高手指尖翻飞,带来一场技巧与速度的比拼。这场高山云雾茶采摘活动,也成为展示民族文化魅力的窗口——茶叶展销、苗家长桌宴、茶山拉歌等特色活动,吸引八方游客慕名而来,沉浸式体验民族风情。2024年,珙县大力发展茶产业,实现综合产值6.52亿元,致力于打造民族地区现代化产业发展的绿色引擎。
茶山绿意正浓,产业生机焕发,而在屏山县的工业园区内,则是另一番火热景象。动力电池全产业链上游企业——宜宾万鹏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生产有序。屏山县明确提出,以动力电池、纺织、光伏三大产业为支点,构建起绿色创新产业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添翼赋能。
近年来,宜宾高质量发展步稳蹄疾,尤其是更关注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在用好民族政策的基础上,市级财政每年支持民族地区各类发展资金超4.5亿元。除了深耕茶叶、蚕桑、烤烟、方竹笋等特色产业,还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将动力电池、晶硅光伏、数字经济等绿色新兴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向民族地区延伸布局。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4个县区产业追“新”逐“绿”,经济态势稳中向好,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书写好共同富裕的时代答卷,让民生福祉的阳光温暖各族群众。
在屏山镇蒋坝社区,华超琴、华超茗姐弟因县里实施困境儿童宜居改造实施一户一策,拥有了温馨舒适的居住和学习环境。这一举措,正是宜宾始终将各族群众的民生福祉放在首位的生动注脚。
从2024年开始,宜宾连续两年实施“宜美家园、共同创造”十大惠民行动,一大批民生实事工程高质量落地,宜宾也成功入选2024最具幸福感城市、中国十大美好宜居城市,各族群众心手相连,勾画出幸福之城的模样。
携手同心谱新篇
2025年春节,珙县罗渡苗族乡王武寨村千人“踩花山”活动出圈出彩。
花山节作为苗族传统节日,如今已成为各民族加深情谊、增进交流的盛大舞台。今年的花山节活动中,数千名各族群众身着节日盛装,手拉手聚成同心圆,共跳民族团结舞,共庆新春佳节。
这样热闹非凡、团结和睦的场景,正是宜宾市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的鲜活写照。近年来,宜宾市深入实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三项计划”,成效斐然。成功承办了一系列高规格、多元化的文化体育活动,包括“民体杯”全国民族健身操比赛、四川省“同运动·一家亲”群众篮球交流赛决赛,长江社区文化节、西南地区中学生篮球交流赛等,不仅丰富了各族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搭建了广阔平台。
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宜宾还精心策划并举办了歌手大赛、苗族花山节、彝族年等特色活动,吸引各族群众广泛参与,共同绘就了一幅幅民族团结、和谐共融的动人画卷。
为进一步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宜宾创新推出历史文化名城深度游、民族团结沉浸游等5条精品旅游线路,举办“天下人游宜宾”2024文旅系列推广活动,2024年全年接待游客突破9700万人次,促进了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文化艺术创作领域,宜宾更是百花齐放,华枝春满。相继推出话剧《赵一曼》、音乐剧《亚罗卡得罗》《槐花几时开》、民族舞蹈《衣捏尺》《南南采得锁》等40余部展现民族文化魅力、颂扬民族团结进步的文艺精品,这些作品成为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桥梁,让民族团结进步之花在巴山蜀水间绚丽绽放。
民族交融地,团结更宜宾。
当前,宜宾各族干部群众正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紧紧围绕建设西南民族交融地的目标,持续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在万里长江之头,奏响同心同向、繁荣发展的华彩乐章。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5年第4期
文:四川省宜宾市委统战部
责编:金向德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