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爆火出圈的游戏《黑神话:悟空》中,“四渎神龙”剧情贯穿多个章节,引发玩家热议。该剧情取材于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四渎神龙”为泾河龙王的四个儿子——青背龙、赤髯龙、小黄龙、小骊龙,分别镇守江(长江)、河(黄河)、淮(淮河)、济(济水)四渎。其中,青背龙的原型即“主管”长江的水神——江渎神。
明代江渎神青铜像
步入四川博物院东北隅的小花园,可见三尊神像并排端坐,衣着华丽,神情淡然,怡然自得。
中间为江渎神——南渎大江神像,通高288.6厘米,座宽187.4厘米,束发金冠,净面满如月,两耳垂肩,身着蟒袍玉带,为明代亲王装扮。左右两尊为神妹像,面容恬静,头梳双髻,耳戴宝花环,身穿霞帔凤裳。右侧神妹像通高194厘米,座宽126厘米;左侧神妹像通高198厘米,座宽106厘米。通过右侧神妹像的左手臂处的铭文可知,此三尊青铜神像由蜀王命人铸造于明成化六年(1470年)。
历史上对江渎神的祭祀方位和地位在文献中均有相关记载。《史记·殷本纪》记载:“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史记·封禅书》中有“江水,祠蜀”的记载。《汉书·地理志》记载:“江都,有江水祠,渠水首受江,北至射阳入湖。”清代《四川通志》记载:“桓桓禹功,赫赫江渎。祀事孔殷,德休若烛。”
我国历朝历代对长江之神的祭祀是最重要国家典礼之一,希望借此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水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加之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以农耕为主的社会,农业生产与水密切关联。可以说,“水是生存之本、文明之源”。古人通过祭祀大江大河,表达对水的敬畏和感恩。而长江作为“四渎”之首,其祭祀仪式自然更为隆重。
据史料记载,秦统一天下后,确定在蜀地祭祀长江;西汉初年,在成都修建江渎庙。从地理上看,成都并不在长江干流沿岸,为什么要把江渎神之祠设在此处呢?这是源于古蜀人称岷江为“江源”,认为它是长江的源头。因此,历史上人们一直在成都祭祀长江。
换言之,古人崇拜江渎神,是敬畏自然、崇拜自然的典型例证。如今,虽已不再举行江渎神祭祀仪式,但更加着力于保护好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好长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不仅是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基石,更是守护中华文明摇篮的必需之举。古代祭水习俗与现代水资源保护理念殊途同归,皆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真谛。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5年第4期
文:李媛
作者为四川博物院典藏部副主任、文博副研究员
责编:张伟 魏来(见习)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