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靓“渝见石榴红”民族工作品牌,是重庆市委今年新推进的40项重大改革项目之一。近年来,重庆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和考察重庆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渝见石榴红”民族工作品牌为抓手,守正创新推动民族工作向纵深发展,阔步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华溪村村集体分红大会
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出发,全面统筹推进新时代重庆民族工作。市委常委会每年专题听取民族工作汇报,作出安排部署。市委统一战线领导小组建立由46家成员单位组成的民族宗教工作协调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民族工作格局。
2024年9月,重庆市委六届六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重庆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加快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区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重庆篇章的实施意见》,部署建立健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制度机制,聚焦做靓“渝见石榴红”民族工作品牌。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打造“渝见石榴红”民族工作品牌行动计划(2024-2027年)》,明确年度工作目标,细化工作举措,压实部门责任,成为全市打造“渝见石榴红”民族工作品牌、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行动指南。
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
重庆市切实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研究体系建设,依托全市各层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及专家学者,完成《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料汇编·重庆卷》《中国少数民族文物图谱·重庆卷》编纂工作,不断夯实民族工作领域学术研究基础。
着力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常态化宣传教育体系,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内容纳入各级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纳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培训及各级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内容。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推广使用统编教材《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植学生心灵深处。自2011年以来,重庆市已连续举办14届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周活动,面向各族干部群众全面展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成就,大力宣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奋进力量。
全市大中小学和学前教育阶段全面推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提升各族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同时,举办来渝务工经商少数民族群众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职业技能培训。组团参加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赛场内外大展重庆风采,引导各族干部群众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体育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围绕“渝见青春”“渝里为邻”“渝旅同行”主题,深入实施符合新时代要求、具有重庆特色的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工作项目。推动西南大学、渝中区民乐村社区、武隆区天生三桥景区项目等入选全国“三项计划”试点项目。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全市6个集体和6名个人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个人)称号。加强模范事迹宣传,举办“渝见石榴红 奋进新时代”重庆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事迹报告会,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全市各族群众积极投身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营造人人参与、共创和谐的良好氛围。
推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纳入城市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系建设,以社区、学校、企业等为重点单元和主阵地,依托基层共建共治共享机制,切实做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保障。让各族群众在重庆感受到家的温暖,不负“渝”见。
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2024年5月,重庆市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成功入选国家民委共同现代化试点,为当地立足自身优势,打好生态、乡村、文旅三张“牌”,探索山区民族地区强县富民的现代化新路子奠定坚实基础。建立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运行分析研判机制,将渝东南民族地区主要经济指标每季度与武陵山周边城市群、每年与全国各自治州进行对比分析,为推动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安排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支持渝东南民族地区巩固发展特色种植养殖、生物医药、康养旅游等特色产业。深入开展“和美村寨建设”行动。与四川省合作开展“云上民族村寨”建设试点,以数字赋能村寨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文旅产业融合,有效带动民族地区经济增长与群众增收。
开展民贸民品产业提升行动,审核认定民贸企业338家,及时下达民贸民品企业贷款贴息引导支持资金6264万元,为促进当地就业创业、实现繁荣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构建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多网合一,把民族事务治理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治理“神经末梢”,形成跨层级、跨区域的基层协同治理体系,确保民族工作在基层有人懂、有人抓。
“渝见石榴红”,有你更精彩。
随着民族工作品牌建设的不断深化,重庆市各族干部群众成为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和受益者,也助力重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更加有形有感有效,美丽山城更显非凡魅力。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5年第5期
文:重庆市民族宗教事务委员会
责编:龙慧蕊 游欢(见习)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订阅下载:2026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