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东乌珠穆沁旗(以下简称“东乌旗”)地处我国北疆锡林郭勒大草原核心区,这里生活着汉、蒙古、回、满、鄂温克等多个民族。新时代以来,东乌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七个作模范”的部署要求,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呈现新面貌、焕发新生机。东乌旗先后荣获国家兴边富民行动重点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多项荣誉,是全区首个获得国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的旗县,为维护模范自治区荣誉作出了贡献。
牢记使命 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
东乌旗始终把党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党的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写入各地各部门“三定”方案、组织章程、工作规则和文化建设内容,推动各项工作紧紧围绕主线、贯彻主线、服务主线。
大力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培训工程,成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会和研究基地。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列入党员干部学习内容和党校培训计划,组织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学习,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不断将“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共同”、“五个认同”等理念深深植根各族群众心中。
着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严把选人用人关口,把懂不懂民族工作、会不会搞民族团结作为考察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持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完善干部梯队,打造了一支维护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态度特别坚决、明辨大是大非立场特别清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行动特别坚定、热爱各族群众感情特别真挚的民族地区干部队伍。
凝心聚力 全力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东乌旗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加大文化设施软硬件建设力度,开放全民健身中心、体育公园、乌兰牧骑演播厅、图书馆及配套基础设施。组织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马超”联赛,成功举办“千里边疆 四季乌珠穆沁”文化旅游节等活动,不断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大力推动乌兰牧骑事业发展,充分发挥其“红色文艺轻骑兵”作用。系统集成乌珠穆沁草原上的红色文化、草原文化、游牧文化等文化形态,从办好“两件大事”的实践中汲取精神养分,先后创作出《蒙古马》、《孤独的驼羔》、《额吉淖尔》等一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三北精神”的文艺精品。
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活动示范阵地13处,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民族团结一家亲》等专题专栏,联合编辑出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东乌珠穆沁实践——共建美好家园 共创美好未来》专刊。常态化开展“感党恩 听党话 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八进”、“互联网+民族团结”等活动,深入实施“国旗耀边关”铸魂工程,进一步凝聚共识、团结人心、汇聚合力。
坚定不移全面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全旗各幼儿园、中小学必修课。通过构建课堂教学、社会实践、专题教育多层次教育模式,确保各族青少年学好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让民族团结进步的种子深植各族青少年心田。
团结奋斗 携手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东乌旗始终将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做好民族工作的关键,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为内蒙古确定的战略定位和行动纲领,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以“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增加产量”为主攻方向,持续深化“3+2”产业发展模式,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持续深化牧企利益联结机制,探索出一条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提升的畜牧业发展道路。
合理优化工业产业布局,推动有色金属采选冶炼、煤炭综合利用、油气开发等支柱产业转型发展。目前,全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23家,工业产值完成35.41亿元,工业对财税的贡献率达到86%以上。
全力推动服务业提质增效,边境旅游试验区项目有序推进,珠恩嘎达布其口岸物流枢纽基本形成,跨境出口电商平台搭建成型,民营经济逐渐向物流运输、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多领域拓展。
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第三幼儿园、阿音奈养老园区、新妇幼保健院等项目建成投用,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医疗和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优抚对象补助等标准进一步提高。教育、医疗等事业全面发展,群众出行难、看病难、上学难等一系列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各族群众民生福祉持续提升。
久久为功 着力提升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水平
东乌旗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的多元联动矛盾纠纷调解机制,创新打造以基层党组织为统领,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为支撑的“1+3+3”牧区治理新模式,全旗各类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100%,有力维护了宗教和顺、社会和谐、民族和睦的良好局面。
坚持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认真落实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创新“马背信访代办”工作模式,推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开展防范化解民族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切实保障各族群众合法利益。
持续加强边疆基层党建长廊建设,以深化拓展边境党建“五边行动”为载体,全面推行“三固”工作法,常态化开展巡边固防、应急处突、抢险救灾、扶贫济困等工作,实现基层民兵、边防部队、公安民警、牧民群众等联编联勤联训,不断推动基层党组织成为边境线上坚强的“红色堡垒”。
着力夯实民族工作基础,成立统一战线工作领导小组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为全旗9个苏木镇配备专职党委统战委员,62个嘎查和16个社区配备统战、民族工作联络员。
回望过去,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东乌旗各族儿女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共同绘就了团结奋斗的壮美画卷。展望未来,东乌旗各族干部群众将牢记嘱托、砥砺前行,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奋力谱写新时代东乌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内蒙古全面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5年第6期
文:内蒙古自治区东乌珠穆沁旗委、东乌珠穆沁旗政府
责编:金向德
助理编辑:游欢
流程制作:杨悦
订阅下载:2026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