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西安交通大学考察时,勉励广大师生继续发扬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西安交通大学“一站式”学生社区“同心圆”民族团结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牢记嘱托,传承弘扬西迁精神,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教学育人全过程各方面,取得突出成绩,2024年9月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该工作室成立于2019年。6年来,工作室已经发展成由40名老师、200余名各专业学生组成的大家庭,成为党建引领民族工作的前沿阵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特色高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示范基地、各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的生活园地。
近年来,工作室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材为依托,开设了5门通识课程,编撰《寻根溯源:中华民族共同体故事的文化根脉》等3部学习读本。依托“西迁博物馆虚拟展”、“中华民族共同体古籍数字展”等资源和平台,引导各族学生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激发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青春力量。
作为拥有3500多名各族学生的学校,西安交通大学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室便是重要平台载体,组建的“攀登计划·民族团结专项”社区辅导团,连续5年助力民族预科生全员实现思想政治和学业水平双达标。
学生西尔扎提是“攀登计划”的受益者。2019年,西尔扎提从新疆考入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在“攀登计划”基础学科辅导团的“点对点”帮助下,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毕业后,西尔扎提毅然返回家乡,投身塔里木油田建设,并迅速成长为技术骨干。
“我们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学生生活的点点滴滴,设立民族团结工作坊,让学生在这里开展社团活动、进行学业辅导、参与综合能力提升课程,真正实现各族师生共学、共事、共乐。”校学工部部长张丹说。
近年来,工作室联合校团委组建了831支社会实践队伍,建立80多个社会实践基地,赴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开展实践活动,覆盖3000多名各族学生。学生白玛央金连续5年赴西藏支教,为4000多名民族地区小学生开展教学工作。毕业后,白玛央金回到西藏,助力建设美丽家乡。
工作室成员积极参与筹备西北高校青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联盟,组织学生骨干举办100余场青年宣讲活动,超过5万人到场倾听,线上受众超过500万人次。举办陕西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展演、“多彩风味·同心共享”学生社区文化嘉年华等活动,让1.2万名各族学生深刻领悟中华文化……
同时,工作室还致力于拓展朋辈互助队伍,遴选学生骨干成员200余名,广泛开展科研实践、学业互助、志愿服务等朋辈系列活动,形成“一人带动一批、一批影响一届”的辐射效应。联合共青团陕西省委成立“同心圆”青少年实践教育基地,连续多年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提供陪伴式学习辅导。来自新疆的艾赛提江的孩子因此而快速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水平,大儿子在学校还担任班长和足球队队长,小儿子获评西安市“优秀少先队员”、“新时代好少年”。
新征程上,工作室将继续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传承和发扬好西迁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努力绘就民族团结进步最美同心圆。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5年第6期
文:本刊综合报道
责编:张昀竹
助理编辑:游欢
流程制作:杨悦
订阅下载:2026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