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阔平坦的柏油路、干净整洁的石头厝、丰富多彩的文化长廊……走进福建省平潭县上楼村,一幅宜人画卷映入眼帘。近年来,上楼村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立足区位优势,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径,使“两岸一家亲、岚台亲上亲”的社会氛围愈加浓厚。2024年,上楼村村民委员会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自2016年成为平潭首个两岸融合社区试点村以来,上楼村在全国率先引进台湾社区营造师参与社区治理,通过建设特色绿化带和村部小公园、鼓励村民利用房前屋后的空地开辟“微田园”等方式,全面提升人居环境。同时,聘任两名台胞担任村委会副主任,成立岚台家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创办心理咨询室,并借鉴台湾志工理念,组建了一支由村干部、台胞、村民共同参与的百人志愿服务队,开展邻里守望、助学助医助残等志愿服务活动,获评“全国文明实践巾帼志愿阳光站”。
为让台湾青年愿意来、留得住,上楼村成立平潭首个台胞台企服务工作站,负责做好联络对接、政策宣讲工作,服务台胞台企集中办理8大类236项涉台行政审批及公共服务事项;邀请台湾青年团队对百年石头厝进行改造,打造了集台湾商品展售、交流联谊等功能于一体的“楼台会”(寓意上楼村和台湾的相会),支持台湾青年来村里创业发展。
2024年,上楼村引进两名台胞驻村从事文创工作,开发“上楼有礼”“岚台文创”品牌伴手礼,“上楼有礼”凤梨酥售卖火热。“我们不仅保留了台湾凤梨酥的经典风味,还在造型和外包装上将两地文化元素巧妙融合,致力于打造上楼村品牌名片。”台胞王芸莹表示,“上楼村为台胞创业提供了舞台,我们将继续研发百香果凤梨酥、蓝眼泪凤梨酥等一系列新品,让上楼村的文创伴手礼更加丰富多彩。”
近年来,上楼村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积极构建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互嵌式环境,促进邻里和睦、社会和谐。
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月”“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等活动,依托岚台乡音讲师团等专业团队,开展“微宣讲”等系列教育宣传活动40余场,受众3700余人次,进一步凝聚各族群众思想共识。
持续开展祭祖寻根、探亲访友活动,引资建成保达集团大厦,并引进平潭新傅食品有限公司等30多家台资民营企业落户,“恳亲+合作”的模式拓宽了上楼对台交流的“新航线”,不断促进两岸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积极提升改造党群服务中心,精心规划并分类设置科教文卫等区域,不仅完善了高频业务办理等前台功能,还强化了网格入户管理等后台服务体系。同时,积极探索数字化赋能乡村治理,搭建起智能化平安村庄平台,有力推动了全村平安建设工作。
大力发展产业经济,投资逾2200万元,建成15个项目,如养殖园等,并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共建两岸青年研创基地,支持台胞扩大柠檬、迷迭香等休闲经济作物育苗,促进两岸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带动各族群众就业创业、富裕共享。
此心安处是吾乡。上楼村各族干部群众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当好两岸融合的推动者,共绘融合发展新画卷。
来源:《中国民族》杂志2025年第4期
文:本刊综合报道
责编:张昀竹 杨悦(见习)
流程制作:高宁(见习)
订阅下载:2025年《中国民族》杂志订阅单